若有疑问,和至也无法说明白,您又懒得去五通观向归明观主请教,可就近去找牧怀真。他就住在任府,世子去寻他,走不了几步路的。”
“好。”小悦儿乖乖点头应下。
姜留……
于渊子又问姜留,“世子明年该正式蒙学了吧,不知贵府打算送他入哪座书院?”
姜留回道,“我父亲和母亲的意思是先让他去青衿书院读几年,再入国子监读几年。”
看着还没入学就已经躺赢的弟弟,姜留很是庆幸。因为若靠科举入仕,就凭着小悦儿连话都懒得说的性子,便是把他硬塞进考场,他定是连字都懒得写。
中进士?那是不可能的,除非科举可以带笔替和嘴替!
于渊子点头,“青衿书院很好,六姑娘多留意些,在书院内请几位不聒噪又有真才实学的夫子教世子读书。”
姜留笑了,“道长真是摸准了悦儿的脾性喜好。”
于渊子取出一块玉佩,亲手系在小悦儿腰间,言辞恳切,“不怕六姑娘笑话。不能看着世子长大,是贫道此生,最大的憾事。贫道过几日便走了,请六姑娘、世子珍重。”
于渊子这般舍不得,还是要走,其中定有隐情,姜留径直问道,“道长,是谁让您跟观静一起去于阗国?”
“可是和至跟六姑娘说了什么?”于渊子没有回答姜留的问题,而是继续说和至,“他虽比姑娘还大两岁,但心智远不及六姑娘。贫道去后,若小徒遇到过不去的难处,恳请六姑娘看在咱们相交多年的情分上,舍他一间静舍,让他有口饭吃。”
相识多年,姜留还是第一次见于渊子这般模样。于渊子不答,姜留也能猜出几分,她追问道,“可是廖阁老的主意?”
康安道观和寺庙归鸿胪寺管辖,鸿胪寺与礼部归廖宇统领。能强令于渊子出京办事的,也只有处处与父亲拧着干的廖宇了。
于渊子解释道,“贫道此行,确实是廖阁老提议的,请姑娘不要将此事告知二爷。贫道师徒本是泉州凤山下,再寻常不过的修道之人。托二爷的福,我们才有今日的风光。贫道既任了这万岁敕命修建道观的观主,便应听朝廷差遣,为朝廷分忧。”
果然是廖宇!姜留径直问道,“于阗国内佛教与大食教都得正酣,廖阁老派您过去做什么,不会是让您传道吧?”
于渊子笑着点头。
当真是传道?在信奉大食教的佛国君主眼皮底下传道?廖宇,真特么够阴够狠!姜留沉下脸,“道长安心在康安……”
“六姑娘的好意,贫道铭记在心,但此行贫道非去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