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
而在这段时间内,长安派遣来的官吏纷纷到达了干襄城,将郡治给搭建了起来,都是十分优秀的文官,将郡治理的井井有条。
出了少数一些特别支持马腾的人偶尔进行一些小动作之外,整个郡都是相安无事,百姓甚至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只是简单的从马腾治下的百姓,变成了王金治下的百姓而已。而且百姓们还得到了实惠,十分的雀跃。
因为王金一如占据了关西,宛城一样,对刚刚占据的天水郡一半城池下达了免税三年的命令。
这足够百姓欢呼雀跃了,三年的免税,可是节省下许多的粮食来着。更别说从长安来的文官们还带了不少辎重,对于孤寡老人,贫困人家都有照顾。
马腾在天水郡虽然经营了许多年,治国也算宽厚,颇得民心。但到底是比不上王金的财大气粗,而且王金还代表朝廷,属于当朝大将军。
总而言之,一举扭转了民心。如果这会儿高顺,曹性登高一呼,恐怕还有许多百姓愿意登上城墙帮王金镇守城池呢。
切身的感受到这郡内的变化,曹性是感慨非常的。
这日曹性与高顺二人在城内的将军府内,书房内喝酒。这将军府是曹性攻入了干襄城之后,占据的守将的府邸。
已经向大将军报备了,从此后便是老曹家的产业了。如这样的府邸,高顺也有一座。
酒是从八郡拉来的烈酒,喝下去十分畅快。
“我算是明白了,董卓与吕布是为什么会失败了。这天下有德者居之,救人者居之。德薄之人,杀人越多之人,难以持久。”
曹性一边喝着烈酒,一边发出感慨。
“所以我才归顺了大将军啊,自从我看到了关中的繁华之后,我便知道能安天下的,非大将军莫属。”高顺颇以为然道。
他想起了当初的决不投降,后来被王金的人带去了关中,看到了关中的繁华,高顺便变心了。
他不是被这繁华给迷住了眼睛,而是感慨王金治国之强横。
他是属于陈登,袁涣这类的浪漫的,希望这天下尽快一统,百姓富足安康的人。
理想主义的人。
这种志向越高,便对王金越忠心耿耿。此刻的高顺可以说是百死不悔,纵然前方军有百万,只需要王金一声令下,眉头也不皱一下,他便愿意奔赴死亡。
“这天下要是大将军不能坐,那便也不会有谁能坐了。”曹性呵呵笑着点头,说着大逆不道的话。
不过高顺没有呵斥。
就在二人聊谈的时候,有一阵脚步声响起。曹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