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若是回到京城杜宅,她就没有身份上的优势了。听范氏这么一说,买下人还能得罪到老夫人,真是一举两得啊,顿时就将范氏的话当做耳旁风。范氏恨得要命,暗中写好信将杜秋蔓做的事都记了下来,偷偷溜出门将信寄到京城去。
吴春家的是本本分分的田户,去年大旱,家里实在过不下去,娘老子还有媳妇都饿死了,只留下两个娃娃。他虽是个壮劳力,但还带着两个孩子又不愿意和孩子们分开,很少有人愿意买下他们一家,哪些想买的也是不怀好意,多半都是将主意打在他的一双儿女身上。没想到杜家大小姐愿意收留他们,还将大妞要到身边去伺候,狗子当了府里小公子的小厮,而他自己则是当了门房。吴春当场就给杜秋蔓磕了好几个头,愿意一辈子给大小姐做牛做马。
杜秋蔓又给王大成俩口子的派了差事,让他们负责帮知味轩每日运送蔬菜,顺便也将菜送到杜宅来。王大成住在村子里,菜都是农家种的,最是新鲜。如今府里每日都是从县城里直接买菜来吃,虽然方便,但也贵些。既然这笔钱都要花的,还不如花在自家佃户身上。
在施粥完后,王大成家的惴惴不安,没想到大小姐给他们派了一个长久的活儿,俩口子知道后顿时就哭了。回到家里,王大成道:“大小姐是个大好人,咱们要好好干!”
知味轩陶掌柜原本还不乐意换人送菜,见王大成送的菜不仅质量更好,还比原来更便宜些,顿时就乐了,再面对王大成的时候,也就多了几分笑脸。
与知味轩的喜气洋洋对比,书坊就有些愁云惨淡了,这三个月来不仅没有盈利,还亏了五十两银子,孙掌柜叹口气:“将账本给老宅送去吧。哎……咱们也瞒不下去了,是死是活,等主家发话吧。”
第十三章 危机
杜家老宅里,杜秋蔓正好也在盘账。她们从京城带来五百两银子,来到昌平后,大大小小的开销,如今只剩下三百五十多两。最大的一笔支出是修缮老宅,花了八十两,足够在昌平城内买下一个两进的院子了。
杜秋蔓又算了算府里的开销。
清溪书院一年束脩便是十两银子,若吃住在书院,还得再加五两。日常的笔墨纸砚一月就需要二两银子。府里吃的米与菜都是庄子上产的,但茶叶需要额外去买,有时也会在外面买些新鲜的吃食与水果,再加上江氏的补品,府中众人四季的衣裳首饰,下人们的月钱等等……府里一月的基本开销就要花掉三十多两银子。
待杨明昭在书院读书后,还会有人情往来,相关的考试费用。三百五十两银子,只够他们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