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我寻思着,这是一腔赤忱孝心,打算再与她送二百两银子过去。”
杜英道:“怎么花了这么多银两?”
米氏赶紧道:“听说有流民聚集在昌平,蔓姐儿好像去施粥了。”
“她真的施粥了?”杜英问。
米氏点头。见杜英脸上神色莫测,正要将杜秋蔓收留乞丐一事说出来,没想到杜英突然抚掌大笑:“好好好!不愧是我杜英的闺女!”
米氏一句话差点没被噎着,维持着温柔的模样:“老爷难得这么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
“喜事?当然是喜事!”杜英站起来,在屋里走了走,难掩激动,“今日下朝后刑部的周尚书来寻我,问我是不是有一女在昌平。”
当时杜英都惊呆了。
刑部尚书周羽出身名门,官职当朝三品。别看杜英这个工部侍郎是个从四品,看起来与三品只差一点儿,实际上是搁着千山万水。多少官吏在五品四品的位置上待了一辈子,到了快致仕的时候封一个四品的荣誉称号,算是聊以慰藉。只有跨过这道坎,到了三品,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官,迈入了朝廷的决策核心。
这样一个人物下朝后主动与他搭话,还是聊得家常,杜英整个人都激动了,但下一刻,他又有些害怕。待在昌平的那个,是他最不中用最不争气的女儿啊,哪怕周尚书问京城里的几个呢。
杜英忐忑的回道:“下官的长女如今在昌平。”说完后,杜英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凉了,估计不会有什么好事,心里早将杜秋蔓骂了千八百遍,真是赶到昌平还不让他省心!
“你有个好闺女啊。”周羽感叹道,“今春昌平流民聚集,本官听说她带头捐粮,安抚流民,杜大人好家教,教出一个温柔敦厚的大家闺秀。”
温柔敦厚?大家闺秀?
周尚书说的真的是杜秋蔓吗?
那小妮子可是将她祖母养的花全给霍霍了,气的老夫人当时脸都白了,命婆子抓她,她反手就拿起茶杯砸了婆子们一脸,这才被罚回老家的。
杜英只觉得日头有些大,擦了擦汗:“周大人说笑了。小女身子弱,昌平比京城要凉快些,所以下官便让她回老家养身子。施粥之事,估计是跟她祖母与母亲学的吧。”仔细看了看周羽的神情,发现他并不是讥讽,竟然是真的在感叹他有个好闺女!
周羽点头道:“小姑娘们心善是好事。改明儿她若回京,不妨让她来府上玩耍。”
杜英受宠若惊。等到周羽离开后,顿时去私下打听昌平前几月到底出了什么事。这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吏部直接说:“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