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了便是。”他低下头,脸色苍白晦暗,却不再看她一眼。
我答应过你,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陪着。
如你所愿,我的小姐!
晚秋的凉意染上心头,宋琅久久立在原地,看向李青衿被官兵带走的方向,以及,地上尚未干涸的道道血迹。
良久,她转过身,在一片静默的院子中幽幽说着:“请公子和小姐先启程吧!宋琅想多留一会儿,晚点会赶上你们。”
第33章 京城贵家的公子与小姐〔十五)
听到宋琅的话,沈闻伸手拦住了身影微动的沈瑶,他定定看住她,眼眸幽深,然后点头答应道:“好。”
宋琅颔首,转身走出了院外。
“哥……”沈瑶的声音带上一丝着急。
沈闻凝望着宋琅远去的背影,轻轻摇头:“她会回来找我们的。”
他低眸,长长的睫毛遮住了他眼中一丝不曾出现过的不确定的慌乱。他转过轮椅,冷声吩咐着众人:“走吧!”
一行马车在官道上渐渐驶远,远处的树上,宋琅随意伸手拉下一枝翠绿芽叶,遮上了自己的双眼,平定此间沉浮心事。
这个结果,对于除了李青衿以外的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不过了,不是吗?他若不担下这个罪名,两国的关系就会恶化,甚至有可能掀起一场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的战争。所以这个罪名,不能落在贺兰国的头上,便只能落在当时唯一在场的荆国人,也就是李青衿的身上。
道理她都懂,只是难免心凉。这种朗朗乾坤之下的颠倒是非指鹿为马,因为有了一层很好的大义的遮羞布,所以,似乎所有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信口雌黄,去诬赖一个完全无辜的人。
凭什么?就凭牺牲一个无辜的人可以避免更多无谓的伤亡?但是,牺牲了别人的人,总可以诉说出无数的理由,无数的不得已,从而获得谅解。可是被牺牲的人呢?他们永远都没有机会再为自己辩解半句了呀……所以,她可以理解他们的做法,却不能轻易谅解,那对于李青衿而言太过不公。
她说想多留一会儿,但这一留就是三日。
直到都城中传来消息,礼部尚书家的二公子因为杀害孙老将军的独子孙元骁,而被圣上发配边疆,她才收拾好行李动身去找公子和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