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的肚子里。
这人估计是有真材实料的,但场上还没几个人知道那天评委对于姜瓷的高评价。
其它的记者们,都在关注着这次比赛中的选手,低声地讨论着。
“洪朗带了专用汤炉,他要做什么高汤?”
“听说金宴连夜空运了一批高山菌过来,这是花了重本,今天的群众评委可以说是赚大发了。”
“冯厨又在雕花,她来得及吗?”
“胡师父要做他拿手的素斋了,他们馆子的素斋在全国都是一绝!”
“赵大厨呢,哎呀!被挡住了,我看不见他在做什么。”
常冬听着听着就听饿了,一边吃着酒店自配的茶点,一边羡慕着坐在评委席的那一百桌观众。这些观众不可能尝到每一道菜肴,但至少能尝上一组菜,一组会有十二道。
赛场前方的高台上,评委们也在关注着赛场。
复赛开始,评委们都是绝对的高含金量了,像黄宗轩和郑昆,是曾经的国宴大厨;而李声,不仅是著名的美食作者,本身在学界待了几十年,写作了相当多关于美食的论著;坐在李轩身边的,是一位被誉为“烹饪艺术家”的刘姓名师,培养出了相当多名厨;再往旁边数去,也都是厨界数一数二的大师。而且各流派都有当家人物。
这时,主持人已经下台了,台上的录音设备也暂时关闭,评委们七嘴八舌地聊着。
“黄厨,李老师,那位就是你们说的女孩?郑厨,你还和她合作过?”
李声一笑,轻轻点头。
“不知道算不算合作,就是拍点儿小视频。”郑昆笑眯眯的。
“您是真潮啊!一把年纪了还拍小视频。对了,她水平怎么样啊?”
“你待会尝就不就知道了。”
“我倒是期待郑泽鸣那小子的菜,金宴是撞大运了收了他,太有天赋了!”
“不过他身上压力也重,太多人关注他了。”
聊了几句,评委们的话题又从选手渐渐又转移到了素菜,大家都是厨界精英,对于这道题本身也有自己的看法。
时间过得飞快,半个多小时后,便开始有厨师完成作品了。
制作好的菜肴被分出小份,一些端上了评委席,一些被工作人员标好号,送去观众评委的坐席。
主持人重新上台,评委们开始了每道菜的试吃和打分,由于需要品尝的菜肴众多,评委们都是浅尝辄止,对于值得品味的菜肴可能会放缓速度,而对于并不出彩的菜肴,则是简单一口,就宣判了它落选的命运。
评委席上菜肴更替的速度飞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