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季,是漕运最兴旺的时候,到了第三季度,咱们就去同他们结算,他们总会在立冬之前将银钱兑换出来,譬如旧年,咱们挣了三百万两。
但是这三百万两,咱们是要分出去的,例如南都的户部尚书,咱们要拨出去八十万两,给工部四十万两,因为咱们的船是从工部流出来的。并着下头的劳力,工人,河上的驿站,收税站,每年开支二十万两。最后就是兵部要吃回扣,因为南京兵部快船多,喜欢在河上围追堵截,咱们去年送出去了三十万两的红银,算是敬献上峰的。去年另外有一趟,大都督专程去了北京城,送了北直隶兵部尚书苏星赋十万两红银,当作她女儿成亲的献礼。所以这么一趟算下来,咱们去年在盐事上,净收入是一百二十万两银。
再说番商人,他们出海下番邦,是......”
重兰与青棠细细掰算,下头黄莺喊了一声:“大姑娘,快出来,天色异相,快出来!”
黄莺嗓子清脆,青棠抬头,重兰推窗,往下头看,黄莺道:“叫青棠下来,快!”
“我下去看看。”
黄莺扯了青棠,“走,你爹在外头等我们,你爹说要地动,叫咱们寻个荒地躲躲,快走......”
黄莺扯着霍青棠疾步前行,青棠道:“远山堂还有其他人呢。”黄莺摇头,“别管啦,咱们走。”
青棠抹开黄莺的手,她又往那弯门里头走,“远山堂的人都出来,全部出来。”
重兰点了人数,里头十二个丫鬟,并着四个守门的老婆子,青棠道:“都去空地上呆着,别站在这里。”
黄莺拉了青棠,“我的大姑娘,你说话她们听吗?”
青棠也不看别人,她盯着重兰,重兰点头,“都听夫人的,出去吧。”
几个婆子面色犹疑,青棠道:“我说话你们不听,重兰说话你们也不听,那可以,你们都调出远山堂,换几个听话的人来。”
人终究还是散了。
午正的时候,一声惊雷,隆隆作响,原以为要下雨,众人都要寻地方去避,水仙拉住黄莺,“别动。”果不其然,干打雷不下雨,雷声三响过后,天又晴了。乌衣等人拍拍胸口,“吓死人了!”
石榴在草地上站着,她说:“我晕,头晕目眩。”再过得一瞬,狂风大起,风越吹越大,众人站在一处,崩的一声,琉璃瓦裂,孟府数个全水晶琉璃制的花房全部碎了。
孟微冬与一帮渔民在码头对峙,朝廷丢了一船盐,再去捞的时候,连个渣子都没找见,孟微冬穿正红的袍子,男人道:“抢了盐的交出来,朝廷不予追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