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的遗体火化,使人将骨灰盒送回科尔沁。
至于太后,经此一事,身子骨衰弱不少,在病榻上缠绵了大半个月,才勉强能下地走动。
她知道图门宝音不是会自杀的人,却没问皇帝真相,也没使人查什么。
这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对谁都是。
站在科尔沁的立场,她活着一天,别人永远会记得这事,她死了,只要一段时间不提起,慢慢总会忘记这么个人,哪怕想起来,也不会在像事发时那么深刻。
再有一说死者为大,她都赔了命,再被谈起旁人总不好太苛刻。
虽然猜到事情不简单,不过既然已经得到最好的结果,还追究什么?
令皇帝震怒的是,竟然有人手那么长,伸到慈宁宫,在太后眼皮子底下也能把人弄死,想到这,他就难以安睡。反倒是太后心宽,对她而言多活一天少活一天没什么差别,这几十年原就是熬日子。
第120章 猜中
虽然对外众口一辞, 都说科尔沁格格是因为羞愧, 无颜苟活, 其实宫里早有猜测,皇子们也有怀疑。盖因那事出在慈宁宫,事发后皇上第一时间下令封锁, 外界能打探到的消息委实不多。
这日胤誐从工部出来, 跟胤禟去到九贝勒府, 说起出宫建府之事。
他是年前大婚的,掐指一算大半年有了, 本来开春那会儿就该请皇阿玛圈个地方,赶上春蒐,他这点事就被抛到脑后。春蒐回来, 太子又闹了一出, 再然后旱灾来了……胤誐左等右等,终于在祭天回来后提了这事, 照他所说,宫里住着是好,凡事有内务府操心, 啥都不用经手, 可是呢, 阿哥所同兄弟们距离忒远了,平日里相聚委实不易,再有,宫里规矩多, 还是分府出去自立门户舒坦。
胤誐甚至给他爹谈了自己的规划,说地方最好就选在铁狮子胡同,那条街面上兄弟多,窜门子方便。再有他和福晋其其格都是练家子的,院落可以推平两座,改成演武场靶场之类,届时把刀枪剑戟斧钺钩等十八般兵器备齐,至于别的地方倒是可以省点,像九嫂的红翡珠帘彩绘玻璃窗都用不着,其其格个性毛躁,使她这些那就是糟蹋东西。
看他嘴上一秃噜就倒出这么一大堆来,还都是听或者不听都没影响的废话,康熙就忍不住头疼。他想喷老十一脸唾沫星子,也不对着银镜照照自个儿是什么德行,还嫌弃其其格毛躁,你就沉稳?
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做什么想不开同他计较这些?
康熙由他说了个爽,等他说够了停下来就把方才拟好的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