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中问为什么。有人说:我们去抢枪,财主们必然要去伪乡所报讯。邓惠中眉头一绉,说:我们来他一个名借暗缴的办法。又悄悄受计道:只不过要由你出名(秦说到了今天还怕×,出名不出名)。邓说那好,到每个地主家,都用你的名义向他们借枪, 必然是有的愿借,有的不愿借,愿借的都不说了,不愿借的就以武力征服,到他屋内去夺枪,一旦到地主老财那儿把枪“借”到后,马上大声告诉他;枪是你们借给我们的,如果有人要去伪乡所告,那就是你们的事了。同志们都说这招好。就这样,7月8日晚上,邓惠中指挥了支部直属游击队小队40余人,兵分两路出发,她自己亲自带了路。当晚,邓惠中带的那个小队,到了几户地主老财家“借”枪,连连得手。有一户财主的女当家的推说男人不在家不愿借。邓惠中从腰里拨出双枪,顶在那女人脑袋上,问她借不借?借借借!那女财主吓得魂飞胆裂,全身发抖,老老实实把家藏的枪支全都“借”给了游击队。有个财主对游击队的“借”枪很生气,邓惠中等“借”枪还未出门,他就在后面嘀咕说,明天就到乡公所报告你们抢枪的事。邓惠中听后折身对那老财主笑道,告诉你,这枪是你们家的,可现在已经到了我们手里,但我们一未向你打枪,二未破门而入,三未伤害你家人,你说我们是抢枪,谁能说得清?依我看,你不报则罢,真要去报了,恐怕反而替你自己找麻烦,那乡公所几个爷儿们还不趁机敲你一把才怪!这老财主一想邓惠中讲得有道理,只好把舌头一伸,如像吃了一根苦瓜似的,低头轻声道:“还是你双枪老太婆厉害!”
“双枪老太婆”的传奇可多得很。有人说她走路疾如飞,可邓惠中其实是缠小脚的女人,只是参加革命后她把裹脚布撕了,双脚开始成了“解放脚”,为了保持行军时方便和快捷,她走路总让人感觉是一跳一跳的,所以当地百姓中传说“双枪老太婆”又有“飞毛腿”之称。
这么个女游击队队长,她在自家的孩子眼里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是她女儿邓叶芸的回忆:
我妈妈原名张惠中,本是一个农村姑娘。结婚后,在爸爸的支持下进四川岳池县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报名时,她怀着对共产党员的爸爸的钦佩和深情,干脆改名叫邓惠中。我爸爸邓福谦,是个小学教员,1938年为了抗日救国,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从重庆去延安。妈妈送走爸爸之后,勇敢地承担起了抚养和教育三个孩子的重担。因为爸爸走的时候,为了凑路费卖掉了仅有的一点家产,妈妈只好靠教书来维持全家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