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渣滓洞监狱带来的沉闷气氛,激励了整个渣滓洞内关押的难友们,他们因此亲切地称她为“江姐”。
敌人对江竹筠的用刑恶毒,每每她被特务们从审讯室拖回囚室后,狱中同志们都会为她的英雄行为感到骄傲。女牢房的同志们见她们的江姐受伤的手指流着血,一个个一边哽咽欲泣,一边忙着将狱中能够弄到的一点儿冷盐开水、红药和布条,给她的伤口进行了简易的消毒和抱扎。男狱室的同志们有的写慰问信,有的收集慰问品。虽都是些最菲薄的礼物,但却包含着难友们金子般的情意。那些用自制笔墨或竹签子、红药水写在草纸上的简短赠言,它发自素不相识的同志间的肺腑之情……
清晨,男牢的一位同志对着女囚室大声朗诵起赞美江竹筠的诗来:
热铁烙在胸脯上,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用凉水来灌鼻孔,
用电流通过全身,
人和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
象金子一般的亮,
象金子一般的坚。
……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木的扛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那是千百万个战士的安全线啊!
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
挖得出的——
是一颗又热又红的心肝!……
更有“战士诗人”之称的何雪松的激情诗篇,让整个监狱都在传颂这样的一位丹娘式的“江姐”——
“你是苏菲亚的灵魂,
你是丹娘的化身,
不,你就是你,
你是中华革命儿女的典型”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屈楚代表楼下一室写给江姐:
忍耐和毅力将换得真正的自由,
准备着死也准备着胜利。
……
每次毒刑给你的伤痛
象皮鞭抽打着我们的心!
你,我们的丹娘,
你并不孤独。
战友的激励和鼓舞,给了江竹筠极大力量。作为一名革命者,江竹筠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作为一位母亲,她依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儿子彭云。她常常在最痛苦的时候对难友们念叨着她的云儿:“我真想云儿呀!不知道他长得啷个样,不知道竹安和幺姐他们是不是娇养他……你们说,两岁的他还记得他爸吗?”
作为妻子,她更思念英雄牺牲的丈夫彭咏梧。1949年1月16日,是彭咏梧牺牲周年忌日。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