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许云峰”式人物,也有像“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职业革命家车耀先、罗世文等,更有一批出身在富裕的地主土豪等反动家庭的知识分子。他们对革命、对共产主义事业所表现的忠诚程度,实令山河动颜,天地动情……
在“红岩故事”的革命烈士诗抄里,有首当时当时署名“六面碰壁居士”的《囚歌》在监狱里最流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身躯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
得到永生。
现今年岁大一点的同志,都知道它是著名爱国将领叶挺先生的遗作。对于叶挺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写出这样一首光辉诗篇,现在的年轻人并不了解。因此我们在此对叶挺先生作些介绍——重要的原因是:叶挺生前也是被关在重庆的,他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进行过坚定而不屈的斗争,始终是我们党的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前期,当过孙中山先生的警卫营营长,后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率部强攻汀泗桥,智取贺胜桥,勇登武昌城,一路所向披靡,其部队被誉为“铁军”。后升任24师师长兼武汉警备司令。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于8月1日与贺龙同志一起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是我军的创建者之一。同年12月又领导了广州起义,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失败后,叶挺被迫流亡海外,从此与党失去了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前,叶挺回到祖国,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曾多次许以高官厚禄,要他反共,但叶挺严词拒绝。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投入到了抗日战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建议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欣然到延安受命。毛泽东在欢迎叶挺的大会上致词道:“我们今天为什么欢迎叶挺军长呢?因为他是北伐名将,他愿意担任我们新四军军长,他赞成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所以我们欢迎他。”叶挺则在致答谢词时,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他回归革命队伍的决心:“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路险,勇于登攀;我有一段,爬到半山,又折回头去,如今才追赶上来。今后一定在党中央领导下,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