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溃退于湘桂,使得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进占贵州独山,当时整个“蒋管区”动荡起来。这时,我党针对时局的发展,提出让敌后地下党组织和广大地下工作者下乡的号召。正准备入党的王朴积极响应这个号召,开始筹划下乡的问题。这时,他的打算是回江北故乡去办所革命学校。这就是后来由他动员母亲捐献家产创办的“莲花”中学。
莲华中学不是一所简单的普通学校,而是一所在我党领导下的特殊学校。它的诞生和发展与当时的政治形势、革命任务有着紧密联系,应该说是当时重庆地下党的一个重要工作。我们党历来重视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工作。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多次号召共产党员、青年知识分子下乡搞革命。1944年12月9日,周恩来同志在延安各界青年纪念“一二·九”九周年大会报告中,针对国民党搞的“青年从军运动”,号召大后方30万大中学生到敌后去参加抗日战争,到各地乡村去,为人民服务。同年12月,中共南方局确定青年工作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此后,南方局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动员工作和组织工作。1945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就关于开展大后方农村工作作了更明确的指示,指出:“南方局在目前时期工作,除开一般的民主号召和上层联络工作外,应大力进行下层群众工作,在大后方农村建立可靠基础。南方局和大后方的党组织应以农村工作为主要工作,应设法发动与训练一批党员,进步青年学生、进步人士,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深入到农村,利用合法与非法的方式,为农民服务,联络农民以及民团等,并努力获得成绩。”(《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268页),这此,中共南方局据此再次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工作做了更详细的布置。王朴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与动员下,毅然回到江北老家的农村,主持创办莲华中学。
当时的政治形势非常复杂,一方面抗战胜利了,人民渴切和平民主团结的局面,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却在顽固地坚持内战独裁分裂的方针,“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就撕掉协议,对革命势力大打出手,在昆明发生了杀害李公朴、闻一多的血腥事件,接着是袭击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强迫封闭重庆的《新华日报》。更猖狂的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延安和各解放区,拉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国民党气势汹汹妄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及其人民武装。在敌占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生凋蔽,民怨沸腾,民不聊生,民变四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