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突厥民族的两个部落:一是鞑靼部落,一是瓦拉部落。
鞑靼部落即十三世纪的塔塔尔部落,跟蒙古诸部落是世仇,几乎被屠杀绝种。
因为他们的牧地夹在蒙古跟中国之间的缘故,中国遂把蒙古人也称为鞑靼,对蒙古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
但鬼力赤却是鞑靼血统,他夺取政权后,使中国更振振有词地把蒙古当作鞑靼。
可是鞑靼人无法作蒙古人的主人,鬼力赤不久就被蒙古一位强有力的酋长阿鲁台杀掉;。
另立本雅失里继位大汗。
就在同时,一直屈服在蒙古统治之下的瓦拉部落,已经强大,在阿尔泰山(蒙古与新疆分界)一带游牧。
现在乘着蒙古本土内乱,向东移动。
有时跟蒙古诸部落合作,拥立一个傀儡可汗;有时跟蒙古诸部落对抗,互相攻杀。
有时跟中国通商亲善,有时又向中国袭击劫掠。
由于蒙古支离破碎,对中国的威胁,也相对减轻。
缺少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使他们不能有通盘计划和通盘行动。
野心勃勃的一些酋长不过只贪图抢夺财物女子,并没有政治上的远大抱负。
比过去匈奴、突厥、契丹、女真,所发出的沉重压力,现在的北方敌人,只能算作一些小小扰乱。
然而明政府仍为此倾全国之力,重新兴筑万里长城和疏氵睿南北运河。
前者防止北方蛮族再度南下,后者加强江南军粮运输。
万里长城自十世纪燕云十六州割给辽帝国后,便丧失作用。
四百年来,几乎全部倒塌。
明王朝建立,又恢复十世纪前中国与北方蛮族对抗的局势,兴筑长城,自属必要。
于是从东方山海关,直筑到河西走廊嘉峪关。
山海关至黄河一段,在本世纪(十五)初期完成。
黄河至嘉峪关一段,于下世纪(十六)完成。
这个长达二千三百余公里的全部新建工程,比起纪元前三世纪秦王朝所修筑的只数百公里的连接工程,巨大难苦,达百倍以上。
明政府又沿着长城,设立九个边疆军区,称为九边:南北运河是蒙古帝国的工程(七世纪时杨广开的那些运河,九世纪后都湮没了)但会通河(山东食内之南北运河)与清江浦(黄河与淮河合流处,江苏淮阴)已全部淤塞。
本世纪(十五)初,重加挖凿。
第三任皇帝朱棣又于一四二一年,把首都自南京迁到北京,这是一个进取性的措施。
朱棣是中国亲自深入漠北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