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可以有明确的印象。
事实上二百余年间,宦官并不每年都在作怪。
像下世纪(十六)第十二任皇帝朱厚囗在位的四十六年中,宦官就没有甚么地位。
我们把宦官时代的主要当权的宦官人物,列出一表:上表可以看出,明王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他亲信并掌握权柄的宦官。
没有特别亲信宦官的皇帝,如朱厚囗,则有特别亲信的贪官。
当三十年代朱祁镇即位时(一四三五)年方九岁,还是一个顽童。
由司礼太监王振带着他游戏,他对这个大玩伴,十分敬佩,尊称为“王先生”最初,朱祁镇的祖母张太后经常派人到内阁,查问政事,发现王振有假传圣旨的情形。
大怒之下,亲自主持内阁会议,要杀王振,一批乡愿大臣代他求情,才算幸免。
但张太后不久逝世,王振的威风日增,没有人能控制他,不但成为太上宰相,而且成为太上皇帝。
第三次宦官时代,遂由王振揭幕。
首先受害的是皇家教师(侍讲)刘球,刘球上奏章劝朱祁镇亲政,王振认为讥讽自己,即把刘球逮入锦衣卫诏狱,乱刀砍死,尸体支解,掷到荒郊。
另一位受害人是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京师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有一天,王振前往视察,李时勉对他并没有表示特别的恭敬,王振就指控李时勉盗用国家树木,把他在大学门前带枷示众三天,大学生数千人哭号奔走,都不能解救,最后还是辗转求到朱祁镇的母亲何太后,何太后向朱祁镇询问,朱祁镇惊愕说:“一定是王振干的事。
”才下令释放。
最高法院副院长(大理少卿)薛(王宣)在大庭广众中没有先向王振行礼。
王振即逮捕薛(王宣),下锦衣卫诏狱,以贪污受贿罪名,判处死刑。
处斩前夕,王振一位老仆人在厨房流泪,王振问他为甚么时,老仆人说:“我跟薛(王宣)是同乡,深知他的为人。
”并举出若干事证,王振才把薛(王宣)开释,但仍被贬谪至边疆铁岭(辽宁铁岭)然而锦衣卫一位名王永的兵士,却没有这种好运。
王永看不惯王振为非作歹,写匿名传单,加以指摘,被捕磔死。
权力所在,谄媚必然集中。
工程部副部长(工部侍郎)王佑没有胡须,王振问他甚么原因,王信说:“老爷没有,儿子辈安敢有。
”——注意王佑这件事,这是第三次宦官时代特征之一,政府高级官员和士大夫阶层,公然无耻地争向宦官卖身投靠,是第一第二次宦官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