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口气又是松的太早,朱祁镇跟王振、朱厚照跟刘瑾的政治形态,第三次出现,这一次由十六岁的第十六任皇帝朱由校跟他孩童时带他的玩伴宦官魏忠贤担任主角。
朱诩钧在位的末年,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出现了被称为“东林党”的团体。
这件事要追溯到上世纪(十六)九十年代,内政部长(吏部尚书)陈有年被迫辞职,他的部下文官司司长(文选郎中)顾宪成上奏章请求皇帝挽留,朱诩钧索性连顾宪成也一并免职。
顾宪成回到他的故乡无锡(江苏无锡)在东林书院讲学。
讲学时,经常批评现实政治,他们虽不敢攻击皇帝,但敢攻击宰相。
具有同一观点和同一利害的人群,遂结合成一个阵营,互相呼应。
他们在没有权力时,固然反对当权份子,但他们中间一旦有人当了权,也同样排斥他们所不满意的人,这种排斥,往往不是以是非为标准,而是以同党不同党为标准。
不久,被他们所排斥的知识分子士大夫,也结成一个阵营,跟他们对抗。
东林党和反东林党,壁垒分明。
魏忠贤是在跟他的政敌,另一位宦官王安斗争中,取得胜利,夺到大权的。
因为东林党支持王安的缘故、魏忠贤早就存心报复。
而反东林人士为了打击东林,遂跟魏忠贤结合,东林人士就称他们这个新结合的团体为阉党。
阉,一种割掉畜牲生殖器的手术。
这个称呼包含极端的轻蔑,但却十分恰当,因为他们的领袖魏忠贤确是被阉割过的人物。
魏忠贤的阉党比王振、刘瑾的摇尾系统,要庞大百倍,最后几乎包括大多数宰相和大多数政府官员。
特别有权势的核心组织,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五虎是核心的核心,全属智囊人物,以国防部长(兵部尚书)崔呈秀为首,教育部氏(礼部尚书)田吉为次。
五彪是第二圈的核心,全属镇压反对派的打手,以首都治安司令官(锦衣卫都督)田尔耕为首,军法处长(锦衣卫指挥掌北镇抚司事)许显纯为次。
至于地位崇高的宰相顾秉谦、魏广征之辈,不过是外围份子,还跨不进核心。
其他的“狗”“孩儿”“孙”之类,更等而下之。
顾名思义,就可窥知他们的成员是什么东西。
魏忠贤手中有两份阉党提供的名单,一份是“奸党邪人”指东林党以及反对阉党的人物,一份是“为国正人”全属阉党和摇尾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