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给他妈杨波颜峻张晓舟这些狗逼寄过去」后者不置可否,到大学城下了公交车才说:「你这是异想天开!时代变了!」至于时代怎么就变了,他紧咬牙关,誓死不说。
中午叫来乐队哥几个,拉上陈瑶,吃了顿热气腾腾的驴肉火锅。
一点小酒自然免不了。
大波鼓励大家不要放弃,说不少学校都有录音棚,咱们尽可试试,「只要你们别太懒」。
非常遗憾,亲爱的大波,咱们偏偏就是一群懒逼。
借着酒劲,我们在排练房捣鼓了一个多钟头。
门外的雨凶狠异常,却又断断续续,骤然响起的噼啪声在大波恣意堆砌的噪音墙中飘忽不定,悦耳得令人赞叹。
不得不说,吉他还是大波来搞更好,起码这块digitechRP55对他来说更合适点。
此效果器是陈瑶送我的生日礼物。
所以她老的手风琴也不错,尽管在一片电音浊流中有点过于清新脱俗了。
我曾建议陈瑶搞搞电琴,后者立马小脸紧绷:「你懂个屁,电子手风琴还能叫手风琴吗,我看叫噪音传感器还差不多」就是这样,在某些方面她老倔强得离谱。
正玩得兴起,大波接到一个电话,说是电音论坛有套鼓搁在零号楼地下室,现在腾地方,得挪走。
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于是我们就去挪鼓。
这还是上次搞活动存在那儿的,取了几次愣是不开门,眼下大雨倾盆你却无可奈何。
大鼓、定音鼓、小军鼓、枝枝杈杈,非全员出动不足以搞定,如此一来,大家倒也心平气和了。
步入雨帘时,大波将我们的嬉皮笑脸斥之为奴性。
他说的太对,我们也只好笑得更加欢畅,恰如此刻飞坠而下的肥大雨点。
地下室嘛,除了放放东西,也就是练练拳跳跳舞了。
大一时我就在这儿学过跆拳道,当然,被坑了二百多块钱。
无数次,我梦到自己打爆体育系那帮丫挺的,可惜他们早早毕了业。
走廊七拐八绕,空间挺宽敞却莫名压抑,还有气味,实在不敢恭维。
路过舞蹈大厅时,里面人头攒动,只扫了一眼,我便看到了那个熟悉的「bachata」。
扛着鼓出来,神使鬼差地,我又凑到门口瞄了一眼。
等陈瑶过来催我快走时,鄙人却再也挪不动脚步。
一身身健美打扮的舞蹈爱好者们席地而坐,璀璨灯光的最中央如你所料是一男一女。
女的理所当然——是沈老师,白背心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