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依附庄园,还有一种更为残酷的生活,那就是屯田。
汉末天下大乱,民生凋敝,百姓和各路军阀都饱受粮食短缺的烦恼,这种烦恼,可是攸关身家性命。因军粮短缺发起的争端,变乱数不胜数,有时,这就是历史发生转折的一个起因。
四世叁公的袁绍和袁术,一个在河北仰食桑椹,一个在江淮取给蒲蠃,而百姓则人相食,州里萧条。
徐州陶谦打击黄巾十分有力,使得徐州的黄巾纷纷涌入青州,还为北海相的孔融在青州“缴”黄巾军不力,使得青州黄巾壮大,有百万之众。
曹cao多次败于这些由“乌合之众”,老弱妇孺组成的黄巾手中,双方谈判迁延数月无果,最终衣食无着,饱受寒冻的黄巾决定投降曹cao。
自从得到这百万之众,曹cao遴选出数万精壮,号为青州兵,并十分信任他们。
但是,巨大的粮食压力便出现在曹cao眼前,在长期的探索中,他终于确立了屯田这一办法。
对于曹cao来说,屯田确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是他将这些人纳为自己私有人口,促进民生,在兖州慢慢壮大,一方面又保证了军粮的生产和运输。就在此年,他在奉迎天子之后,又在许都进行屯田,作为天下的示范,当年就获得了得谷百万斛的丰收。
即使他用秦国故例,孝武在边境屯田平定西域为自己粉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吸纳了流民,使得社会安定,也掩盖不了屯田即为农奴制在世的事实。
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
军屯由来已久,即是军队为了避免粮食谷物运输损耗,在边境前线且战且耕,变为农奴的也只有一部分有限的军人。
而曹cao而在广大的民间实施屯田,将自由耕种的农人以招募为名强行纳入屯田。朝廷刚刚草创,施行德政,可换来的不是歌功颂德之声,而是他治下的百姓多次逃亡,起义,在他晚年,全国各地普遍爆发起义。
在他治下,民间延续着董卓以来的钱货不行,谷帛为市,以物易物。
屯田,一直延续到了西晋年间。
他们宁愿依附豪强,也不愿作为屯田宾客。
在豪强庄园中,田租甚至比屯田,官租还低,更不用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