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部分裂出来,由塞上迁居到河西,是西海高原蕃地吐谷浑的前身。
其中,东部鲜卑靠近汉地,因政治投机从深山苦寒之地迁居出来,得居辽东,迅速崛起,率先汉化,学习汉人的文字书籍,穿汉服,学习耕种,一点也瞧不出过去的模样,为汉人效力,为其附庸,反而鄙视现还在草原上放羊的同族,如拓跋等氏。
此时鲜卑内部尚不紧密,并不统一,到檀石槐死后,部落大人才由推举转为世袭。强人政治待其人死后,立刻分崩离析,等到下一次鲜卑再次成为一个坚密的整体,影响整个中国的命运,已经到了南北朝拓跋鲜卑与南朝划江而治之时。
张辽家乡雁门郡常常遭到鲜卑侵略,当时鲜卑强盛,右贤王去卑之父作为南匈奴单于曾和朝廷出雁门兴兵征讨檀石槐,大败而还,汉军能回国者十不存一。
后来,不亲汉的匈奴部落攻杀并州刺史,时逢羌乱,朝廷征发匈奴兵丁,单于派其子弟率军出征。这不亲汉的部落便与南匈奴左部合谋,杀掉亲汉的单于,紧锁国门,不让奉命出征的去卑及其兄长等人回国,让他们流落在外,居无定所。
这些谋反者却也不敢另立单于,只让国中德高望重的部落大人代理国事。
前任并州刺史死在任上,丁原继任,招揽州郡兵,搜罗境内豪杰为己用,吕布,张杨,张辽等人应征入伍。他们叁人因骁勇过人,皆受到丁原重用,丁原又将张杨,张辽遣派到洛阳任职,受大将军何进辖制,而将大为看重的吕布留在身边。
张辽受命前去河北募兵,何进死后,身在洛阳城中便如大流一般从属董卓,董卓死后,见不容于朝廷,便和吕布东逃出关。
同样前去募兵,张杨回到并州招募,留在外地讨伐山贼,见董卓作乱,参与讨董联盟,为众人所推举。
与高顺相比,张辽因本有部曲,又是他的故旧,虽然听命于吕布,但在吕布军中仍然保持相对独立地位,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高顺和他猛攻小沛,击败出城迎战的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张飞,刘备便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向曹cao求援。
他听闻小沛程破在即,心中焦急,若刘备当真为吕布所灭,他怎能坐视吕布做大,他幸幸苦苦维持平衡牵制就此告破,令他东部不稳,许都生变,扰乱大业全盘计划,所以不能见死不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