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抵挡风沙对长城的侵蚀。
秦末,诸侯叛秦,中国扰乱,长城边塞附近的迁徙戍边者纷纷逃离。匈奴冒顿单于于此时击败东胡,整合草原所有部族,东方征服秽貉,乌桓,朝鲜,西部统治月氏,乌孙,羌胡,派出僮仆督尉监管西域叁十六国,势力空前强大,又趁楚汉大战中原大乱占据了河曲下河南地所在高原,以及周边地区整个漠南,命令右贤王驻牧此地。
河南地位于河曲之内,林草丰茂,方位与诸国为邻,形势险要,是自战国以来,秦赵韩魏与北狄必争之地。河南地距离长安相去不足千里,在匈奴的俯视下,长安暴露无余,匈奴骑兵轻装急袭,只需疾驰二叁日夜,须臾之间便可长驱而下,距离长安不远的北地,上郡时常成为前线,警报烽火直燃到皇宫,对汉朝形成巨大威胁,这比匈奴略边还要让他们胆战心惊,如芒在背。
汉武一朝,在针对匈奴发起的马邑之谋失利后,匈奴怨恨数次报复略边,双方出塞入塞反击反复拉锯数年。河南之战中,车骑将军卫青率汉军趁机攻取匈奴防备薄弱的河南地,收复失地。汉朝在河南设五原郡,设朔方郡,筑朔方城,因河固守,将前线向前推移到阴山下的黄河北岸,有了千里纵深,喘息之机,汉朝方才如释重负,从此解除了匈奴对长安及其关中地区的威胁,使得双方攻守易势,反而让河南地成为了汉朝插向匈奴的一把尖刀,前进进攻的基地。丢失河南,匈奴右贤王深受单于责备,对此怨恨至极,数次袭击朔方,意图夺回河南地。
匈奴河南地丢失两年后,新立的伊稚斜单于又怨恨汉朝接纳被他击败的前单于太子,变本加厉入寇。
为报复匈奴,汉朝对其发起春夏攻势,之后两年在春天,夏天气侯温暖宜人时,出击漠南。第一次漠南之战,汉军发兵十余万,卫青率叁万骑出朔方塞外越过阴山六七百里,进攻盘踞漠南管理匈奴西疆的右贤王,偏师并同时出击东部的左贤王,牵制单于本部及左贤王兵力,策应卫青。
攻打右贤王比攻打左贤王更有价值,左贤王影响燕蓟辽东之地,尚不如开发已久的西部富饶,且此时天下中心还并未转移到东方,因此对它不甚重视。
右贤王掌管西北丰腴之地,与西域僮仆督尉日逐王呈犄角之势,一同扼住西北咽喉。右贤王,日逐王一除,汉朝便能得到渴望已久攸关汉朝京都关中安全,视为命脉的河西土地,断匈奴右臂,与西域结成联盟共同抗击匈奴的愿望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