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寒门子弟比较多。若是在太平时期大家还可以熬一熬,而今却是不敢这么想了。
知道自己命运的学子也都眼眶红了,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回书院。
夫子与学生皆是红了眼眶分别。送走了最后一位学生,朱夫子留下了安明诚。
“明诚啊,你虽然不是生在岭南长在岭南,我们书院也没有教导你多少。但如今你户籍是在这人也在这,怎么说都是岭南的一份子。”
“虽然我们书院停了课,但是以你的才华我可以向江南那边的书院引荐的。或者是上次我和你说的沧澜书院,虽然他们不是专注于科举,但我知道你私下研究了医道和师职,你家里也算是有余钱。不如去沧澜看看吧!”
布满皱纹的手覆在安明诚的掌心上,佝偻的身躯都没有他肩膀那么高。
“谢谢夫子您的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如果我去一定给您带消息。”扶着人慢慢走下山,安明诚心里也有了打算。
*
“从今天起,家中男子十六以上五十以下,三抽一充军。女子满十六者必须出嫁,违者罚银年百两。二十未嫁由朝廷婚配。”
王家村的地坪上,穿着朱红色官服的差役正在宣读朝廷新颁布的法令。
充军一事大家早有耳闻,这一听却还是炸了锅。再一听女子婚嫁的事,所有的看向了安谨,沉默了一会后便爆发出更大的讨论声。
“这算是怎么回事?这要是强制成亲了,那安家这个不是自梳女吗?这是要让她去成亲啊,谁会娶这样的人。”
“谁说她是自梳女,前段时间陈媒婆不还是过来和她做媒了吗?只是不知道怎么的没有成而已。”
“另,”台上的衙役看了一眼那些妇人讨论的安谨,微微提高了声音,“从今天起,所有粮税皆从三成五涨至五成五。今年的夏粮要在七月前收齐,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什么?这稻子还没有成熟,怎么可以在七月前收齐而且现在都六月半了,这岂不是说要我们现在就收?这简直就是荒唐。”
“五成五的粮食,剩下的可怎么活啊!”
这条文一出便没有人顾得上八卦安谨的事了,统统议论起稻谷和粮税的事。
看着周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