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已经看见那几位老同志的苏秋月严肃地点了点头。
田凤娟也指着右边人群里的那两个戴小毡帽的人,问道:“闺女,那几个人我看着也很眼熟,长得跟咱刚在火车上看完的那两份报纸上面,在最后刊登的图片上面的,报社主编和首席记者长得,一模一样呢?”
早就已经确认这两个人身份的苏秋月神情凝重。
同一时间,很早之前就跟苏秋月一起认识了蔡校长的林七也抬起手,指向站在人群中间最熟悉的蔡校长,问道:“月儿,那位是蔡校长我知道,可跟他一起举着牌子的那几位老先生是谁,月儿,还有叔和婶儿你们都认识吗?”
是真不认识这几个人的苏秋月严谨地摇了摇头。
所以,跟在蔡校长一起过来的这位老先生他们是谁?
农学院的几位老专家和来自首都日报的主编和记者又都是怎么知道自己会在今天抵达首都的呢?
这不知道从哪里知道自己要来首都消息的三拨人,选择在同一时间过来火车站,举着写有自己名字的牌子的目的,又会是什么?
一个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像是这三拨人一样,同时出现在苏秋月的脑海中,让她不由得感到头大。
但想要知道其实很简单。
——只要她走出月台,同时出现在这三拨人的面前,只看他们的反应,就能得出答案!
第99章
在这个网络不够发达, 也没有电子信息的时候,火车上来往的人群只能依靠检票员人力检查,却根本不可避免会有疏漏。逃票漏票的人可以说是大有人在, 就更别说实现实名制,来完成像是未来时代里, 通过网络信息在线联网工程, 再利用职权来调取到某一个人, 或者是某一群人的出行行程这种事情了。
所以,对于为什么农学院的专家和首都日报报社的主编、记者会知道苏秋月一家来首都行程这件事情, 苏秋月觉得, 问题应该就在蔡校长和围拢在他身边的那位陌生老先生身上。
当然了,以苏秋月一家这几年同蔡校长的交情,与对他为人的了解, 他们都愿意相信,蔡校长也是无心的。至于前来火车站举着牌子接人的这三拨人里除了蔡校长以外出现在火车站的人, 想来不管是农学院的老专家,还是首都日报的记者,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