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不怕了,可这样规模的兵马出现后,大家还是躲在了城墙后面不敢露头,好像不被城外的人看到就安全了,自己看不到城外的大军就什么都不存在。
朱达还是在垛口处观察着,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蒙古大军是会按照逻辑道理加速赶路,还是会情绪化的报复攻城,如果攻城,那就万事皆休,所做的一切都没了意义。
其实蒙古大军如果攻打怀仁县城都不能说是冲动,打下来依旧不会花费太多代价,打下之后可以掠夺城内粮草人口补充,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可能会耽误时间,可能城内会有激烈的抵抗,昨夜袭营已经证明了这可能的风险,冷静缜密的主将肯定会考虑到,并不会因为“可能”而忽视。
蹄声震耳,人马嘈杂,枪旗如林,大军如同浪潮翻腾,朱达甚至以为脚下的城墙都在颤抖,他心中充斥着的哀恸也被紧张和担心挤压,朱达知道袭营是在赌,赌就有输赢,对方主将是否冷静缜密,他可没有一点办法。
大军没有任何停下的迹象,还在汹涌向前,朱达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这支军队过境也要花几个时辰,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分兵过来攻打。
小半个时辰之后,从大军中有几骑马奔出,却是跑向城下这一直没动的骑兵大队,当这几骑来到之后没多久,城下已经开始休整的马队纷纷上马,大队开始朝着主力汇合。
看到这一幕的朱达双腿瞬时发软,安全了,安全了,没有了这边囤积的粮草物资,蒙古大军就必须赶往下一个粮台,不然就会在某段道路某几个时辰缺粮,这会耽误更多的时间,会加大风险,最理智的选择就是加速赶路,赶到下一个粮台行营再做谋划。
突袭大明,虽然来得快走得快,可也有足够的缴获收获,在上上下下都归心似箭的时候,是不是还要向这个无关大局的小城报复,要考量缺少这个粮台行营后带来的粮草缺口,考量到攻城需要的时间,考虑到大明兵马出击,考虑自家上下的士气,考虑能不能安然返回草原,考虑到各种可测不可测的风险。
城下蒙古骑兵撤离的很快,估摸到这个当口,谁都不愿意节外生枝,都想带着战利品回返家园,何苦在这个没油水又长着刺的小城跟前折腾。
朱达大口吸气呼气,就要有结果了,城头原本安静沉默的其他人也开始sao动起来,真成了可随即又是安静,因为有百余骑向这边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