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不过百余年。要说少民sha ren抢劫,在这贵州多有,不说遍地皆是,至少家常便饭寻常一般。所谓“分即为民,合即为盗”便是说的贵州红苗。光拿去年来说,贵州宣慰使安尧臣率军越界侵益州,就出动了数万土兵,这还是明面上的,虽然是土司内部争权,但所过之处,焚掠无度,备极惨毒,比之盗匪更甚。
而这次出事的是一位举人,那就不一般了,贵州本就文气不旺,三年一次的乡试,贵阳一府的举人不过两掌之数,有明一朝,举人都是官员候补,可授九品实职,一位举人老爷在治下死于非命,这就能直接牵扯到地方官员的治政能力上,搞不好三年一次的考查就要被牵连,少不了罚俸、磨勘展期,还有言官和提学官的弹劾,更何况这位举人还出自奢遮的贵阳王氏,虽不是最显赫的一支,也令府尊颇为懊恼。
懊恼归懊恼,但事情总得要做,王氏在贵阳府根深树大,且不说王尊德、王命德这一支一进士,一举人,就是苦主王来廷,举人出身,家中又做着南北货贸,是当地有名的汉人士绅,不光贵阳,整个贵州,都有王氏族人,最早能到英宗时就跟着征讨大军进来生了根。好在王氏ren mian虽广,名声也自不差,在乡中广有声名,而自通判以降,也皆无推诿,后又听闻贵阳卫指挥同知顾丛新也着手下查问,才稍稍安心,好歹没人使坏。
…………
如此又过了半月无事,这一日正是惊蛰,府中并无大事,全城百姓都在准备一天后的春龙节——民间谓之龙抬头的。是以吴老爷便得清闲,午间独自在后衙用饭,而桌案上放着的一份邸抄正是吴老爷佐餐所用。地方不靖,则士大夫喜言兵事,已成一股风气,因是看看邸报上的地方新闻及各地军情,便如后世的报纸一般,乃是官员们治政余暇中一味消遣,若是换到文风鼎盛的江南,说不得就要换成某一位名士的时文选刊或是诗词集子了。但今天的饭只吃到一半,心情便被邸抄上的一则消息打断了,连同从无为县老家送来的腐乳,刚刚勾起吴老爷的莼鲈之思也只得作罢。
邸抄的前两条无关紧要,无非说些地方官员的任命和朝廷条贯的变动,这一回上面还说了南面思明府被土酋勾结交夷犯边(注:所谓交夷便是说的交趾,泛指今越南北部各部族),还有说湖广那边红苗作乱,到了第五条,便是打乱了吴老爷午饭的那段。见那上面说的是正月十三那日,有贵阳府举人王来廷一家于归乡途中被番贼劫杀,幸有贵阳前卫佰贰堡总旗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