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足够多的移民,同时运回粮食。
“南安侯,如果用这种万石大鸟船运粮,你家的船行能有利润吗?”朱慈烺一边打量着眼前的三个鸟船模型,一边向郑芝龙打听起了海外运粮的利润问题。
其实之前郑芝龙在南洋的抢劫粮食的行动是亏本的,不过这位为了巴结朱大昏君,也是无所谓了……毕竟能巴结上皇帝本人,谁会勾搭中间商(士大夫,包括文官、秀才、举人、勋贵、宗室)!
如果朱大昏君想要用海外殖民开拓来解决国内人多粮少的难题,就必须精打细算,计较成本和利润。
也不是一定不能亏,殖民事业也是一项风险投资(至少朱大昏君是把它当成风投的),不可能每一笔都赚。而且大买卖一般都有个先赔后赚的过程,项目开始的时候烧点钱也正常。
但是这也不等于可以放开了随便亏,朱大昏君的殖民买卖不是出去挖金子,而是出去种地的,种地没有暴利,必须得精打细算。
实际上殖民种地就是朱大昏君对于大明土著的妥协,他最想搞的是经济殖民……
大jian商郑芝龙已经算好了,所以现在是一脸rou痛,摇着头说
“不好做,不好做捎带关粮米是一回事儿,专门造船运米那是另一回事儿。关粮米不赔就行了,反正入口的商船都是轻载,多装一点也不增加什么成本。
可是为了运米打造万石大舟就不一样了!这种大舟真要造好了,就得选用暹罗胭脂木(柚木),一条大鸟舟的造价怎么都不会低于一万五千两。
一万五千两拿出去放贷一年得多少?算个两千两不过分吧?
而要cao控好这条大鸟舟,至少要雇用四五十名水手。人事上的开销,一年怎么都得四五千两吧?
还有南洋税(郑家水师收取的费用——朱大昏君特许的,)和入港船税要缴,两者相加,又是两三千两。
另外,一条大鸟舟总共能跑多少个来回?被风浪打沉的概率又有多高?遭遇海盗的概率又有多少?一条大鸟舟一年算个一万两千两成本一点都不多啊!要赚出成本得运多少米粮?
所以这买卖不好做啊!除非朝廷能贴补一点造船的费用。一条船补个六千两,也许就容易一些了。”
郑芝龙当然是j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