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工作。如何应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
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靠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
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
公元一八○九年,在一个荒凉的肯德基州农场里,诞生了一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小婴儿,他就是末来第十六任的美国总统。
林肯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
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
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不过十二个月左右。
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向林肯学习的地方。
林肯下田工作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饼,一手捧书。
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
“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林肯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一同向困难挑战,创造出佳绩。
……
报纸上,有关于林肯的报道越来越多。
最开始的时候,还仅仅只是林肯又前往了哪个城市演讲,渐渐地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毫无疑问,都是积极向上的故事,听到这些故事的人们,有的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小孩,企图激励自己的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