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认识错误的。事实上,即使是俄语最当红的那几年,也不一定超过了英语。更别说,现在中苏破裂,俄语早就是老黄历了!外语课依旧教授英语。
毛思嘉本人是外语课代表,一手漂亮的英文书写不少同学都知道,她留下也是正常。
傍晚,放学之后,办黑板报的同学留了下来。
刘妮一眼看到了毛思嘉,皱着眉头说:“这回办黑板报不是我们的事儿吗?毛思嘉是班干部啊!”
关于课代表算不算班干部,总有不同的结论,但在毛思嘉这会儿是算的。
此时的班集体,能说的上话的人有三拨,而不是只有班干部。有的时候他们能一起做事,甚至有的人就在三个系统兼职。但有的时候又是泾渭分明,必须彼此分开的。
今天似乎就是一个需要分开的场合,留下的并不是班干部,只有毛思嘉,以及陪毛思嘉的于欣,好像两只黑羊掉进了绵羊群一样显眼。
第10章
现场的气氛一时之间有一些尴尬,之前说话的同学立刻出声:“因为毛思嘉外语好啊!请她帮忙有什么不对的?”
确实不算奇怪,别看这个时候大家上学都很‘不务正业’,但首都这块地方集中了此时全国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家庭条件好的家长,这种情况下,在众多差生之中,总有那么几个学习出色的。
这里的学习出色,不单指课堂上的学习,还包括了方方面面。比如说有的人课外阅读面广,有的人能把《列选》、《毛选》理解的十分深刻,有的人也能够把外语说的和母语一样好...
像平常办黑板报、写大字报,有的时候是得四处借人,这才能找到粉笔画画的好的、毛笔字写得好的...英语书写有自己的一套书法,虽然说直接抄上去也没有问题,但美观一点总是更拔份的。
他们班上有毛思嘉这样的能人,自然要请来帮忙。
刘妮却表示不同意。
“原来说黑板报里面有外语我就不同意,我们是新中国的同志,给自己人看的黑板报还要用外语?崇洋媚外!”
如果只是这一句还好,即使是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觉得学外语就是崇洋媚外,就是装呢!对于这种类似‘知识无用论’的可笑言论,毛思嘉一概懒得反驳。因为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