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何不敬,而是现实就是这样。
对于日后接手这一批大学生的单位来说,其实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些学校的弯弯绕绕,他们很多时候也是凭名气选人的!一个单位也会觉得吸纳了清北的学生有面子,别的学校就算再好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在学生那里面对的选择,在用人单位那里也一样存在。
能够清华北大,那为什么要选别的学校呢?大概就是这样。
再者说了,有一个现实是不得不认的——将来几十年,各种资源、人脉的流动很多都会在校友之间传递。凭良心说,那肯定是北大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毛思嘉只是想搞文学翻译,到时候各个重要的单位都有校友...她倒不是想以权谋私,但能让自己的理想少一些阻碍,她当然也不会非要去走更困难的路。
“这可是北京大学,放以前那是什么人才能读的?我早就看出毛思嘉不一般了,她这人是真不一般!以后前途不用说!”其他人不见得看清了‘高考恢复’的意义,但他们对北京大学却是有着盲目的信任的。
过了一会儿,还有领导过来和毛思嘉说话,勉励了好几句...普通人看不清楚形势,他们这些当领导的却是更敏锐一些。这恢复高考可是一大堆政策里提的很早的,又执行的这样坚决...未来前途差不了!
他们不至于因此就大动干戈,但勉励年轻人几句,结个善缘却是不会犹豫的。
毛思嘉强忍着心里的喜悦,中间看了通知书好几次!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了,先去孙继东单位——如果没有带团的话,毛思嘉这边下班一般比孙继东那儿早。
先和孙继东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两人又去告诉两边大人。不过孙继东这边还没有消息——这不奇怪,每所学校发出通知的时间不一样,而到每个人手上就更别说了,总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信件抵达的时间。
大约又过了两天,孙继东才在他们单位收到了通知书——民族学院录取了他,专业则是民族关系那一类。
这当然不是孙继东最想学的,但他不像毛思嘉那样有把握,根本没选学什么,都是随便分配的。
民族学院也是此时北京数得着的好学校!大家纷纷祝贺孙继东。
准确的说是祝贺他们小夫妻俩,这可是夫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