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下馆子吃饭,差不多时候他们就自己搭车回去了。
至于毛思嘉则是留了下来...主要是玉凤还有另外一个本地人的妻子也在,她正好可以一起,她要是提前走了反而不美。
“我们去食堂一起吃个饭吧!”有人提议。
学生们都到了,食堂当然已经开张。
交了粮票和钱,每个人都买了一些食物。民族大学的食堂不错,大概是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学生,如今很少见食堂做的一些菜这里也有。
孙继东帮毛思嘉打饭去了,毛思嘉就和另外两个家属一起占位置,等着孙继东和他的室友回来。
就在这时,有人在她身后喊了一声:“毛思嘉?”
毛思嘉回头,有一瞬间的疑惑,然后很快认出了这是谁,惊喜道:“孟新民!怎么是你!”
孟新民,毛思嘉的老同学了!想当年两人还是一起排演节目的呢!毛思嘉弹手风琴,他就拉小提琴。
当初分配的时候孟新民进了工厂,到这里都还挺好的,但后来他们工厂搬迁到外地去了...这种事在这个年代很常见,有可能只是为了利用其他地方的优秀资源,也可能是帮扶地方经济什么的。
而这种搬迁可不是搬个机器那么简单,领导班子,甚至工人也常常是一起走。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培养合格工人并不容易,到了当地再去弄个一两万合格工人进来(这个时候一个规模够大的厂子,有一两万工人并不稀奇),这实属做梦!
再者说了,这一两万工人不带走而是留下来,那岂不是意味着要重新给他们安排工作?这又不是几十年后,一个超大城市安排一两万人的工作就跟喝水一样简单!这个时候给一两万人城市工作编制,那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孟新民就是这种背景下离开北京的。
说起来同学数年不见了!和当年那个拉琴的俊秀少年...唔,差别不是很大。人是成熟了不少,但气质并没太大变化,这又和毛思嘉见过的其他老同学不一样了。
毛思嘉是这样看孟新民的,孟新民又何尝不是这样看毛思嘉呢...毛思嘉才是这些年没什么变化——他很容易就想起当年很多事,那个时候毛思嘉弹手风琴,他则负责拉小提琴,两个人排演节目很久,却没有说过几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