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貌若好女,这算不上非议,反而是对郎君的美誉。官家您当年以英俊美貌而闻名,您的画像还在各地流动呢。昨日那金国的状元佛奴都招了,他是见过您的画像,才能一眼就认出来。嗨,我还以为他是眼神好,认得天上天下再也没有官家这样的雄主,原来是凭借画像。”
刚一吃完早饭,群臣都来求见。“什么事?”
李纲带头发问请教官家:“官家御驾亲征,坐镇中军,是留在大黑寨中,比两路军落后两日的行程,还是打算一直留在大黑寨中坐镇指挥?或是移到白石寨中?”
众官员都要问这个问题,倘若官家在中军中,和左右两军一起前进,消息固然灵通,但距离大宋境内比较远,和国内的消息又不灵通了。倘若不一起前进,那要保持一个怎样的距离分寸呢?官家要以稳定为主,不可能每攻克一座城寨,官家就移动一次,那样出征在外的军队、大宋境内的奏折都不便投递。
林玄礼道:“朕与中军留在大黑寨中。等再下几城,再移驾过去。”
官员们松了口气,这样安全。又请示道:“关于攻下的城池该如何处置,臣草拟了一份奏折,请官家过目。”
宋军对这拿下的城池要造成一些破坏,尺度把握在‘就算辽兵重新关上门也没法守城’和‘如果官家占领了这片土地,并拿出自唐朝以来的证据开始长期统治也不会影响民心’的分寸之间。因为靠近边关,就不能像普通的城池那样纵火焚城,把一座城池除了城墙之外的其他地方全都夷为平地。
烧毁城楼、拆毁城门,把城里的所有的马匹和驴子席卷一空,运输抢来的金银珠宝和布帛往建州而去。
“有些百姓盼着官家,如旱苗盼春雨,如今终于盼来了,个个喜不自胜,想要从军为官家效劳,请官家示下。”
“现在抓获的金国副都统名叫内保的,还有他的弟弟,该如何处置,是让他给金主带去檄文,还是扣留?”
每个问题引发一轮探讨。最后一个问题议论的最为激烈,现在金主差不多快要收到被两路进攻的消息,再藏着掖着也没有意撸不如坦坦荡荡的放归俘虏,送檄文过去。
“臣以为不应该送回内保,他知晓大宋的军力部署,又知晓官家领兵亲征。若放他回去报信,虽然算不上纵虎归山,却无法隐瞒御驾亲征的事。”
“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