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乡里,也是中华民族的老传统了。
只不过现在她自己也还在奔小康的路上,能力有限,能做的实在不多。不过在周敏看来,世上笨蛋毕竟很少,这些村民们之所以世世代代穷苦,无非是眼界不够,只能看到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变通,但有了她带头,很多人的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
至少,经过今年这样的阵仗,明年肯定有不少人家种植玉米和土豆。
虽然不可能卖上今年这样的价钱,但总归是一个进项。而且实际上,这时候很多人家都是处在吃不饱的状态之中。这还是丰年,一旦闹了灾荒,只会更惨。玉米和土豆都是高产作物,而且抗旱,又不挑土地,至少吃饭的问题不需要太担心。
至于别的,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天气一凉,周敏就在家里烧起了炉子。虽然安氏一直嘀咕这样太费柴火,但好在柴火这东西又不费钱,只要有力气,山上随便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再说他们之前收拾那片火烧山开荒的时候,砍回来那么多的木柴,山墙边的屋檐下都已经堆不下了,现在只好堆在兔舍和鸡舍旁边,挤占位置,尽快烧掉还能腾出地方来。
不过,大部分时候,他们暂时还没那么悠闲,毕竟这是秋天,虽然玉米和土豆这两个大头已经收完了,但是之后垦出来的荒地上,还胡乱的种了些黄豆,花生和红薯之类的东西,这会儿也都该收回来了。
这半年来,他们一家人一有空就过去磨,陆陆续续开垦出来的土地居然也不少,周敏估摸着应该有十好几亩了。
被火烧得最严重的地方,差不多都已经开垦完了。而其他地方,经过这一年的恢复,看起来也没有那种残败的景象。这是周敏有意为之,因为她并不希望村里人在反应过来之后,也跟着到这里来开荒,跟自家的地并在一处。
毕竟灵泉的秘密还是需要保守的,万一大家总是要在一起干活儿,不可能完全避开对方的视线。
而这里没有别人的地,将来这片山买下来,也就不用担心会生出什么纠葛来。
但这十几亩地,只有一半种上的东西,因为后来时间太晚,来不及播种,所以安氏不知道从哪家弄来了好多苦荞菜的种子,洒在里头。这些东西基本没侍弄过,能收多少也很难说。
这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