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拌匀,揉成面团。这个过程也同样考验力气,要揉得足够均匀,做出来的糕口感才会细腻。
揉匀之后,将面团分成小份,揉成想要的形状,多半是圆柱体或者长方体,用干笋壳包裹捆扎,然后就可以上锅去蒸了。
通常会在蒸锅地步铺一层稻草,然后将捆好的糕团放在上面,放满后再铺一层稻草又可以再放一层糕团,之后密封蒸锅,大火蒸上两个时辰让糕团熟透,然后再用文火蒸上三四个时辰,出来的糕颜色金黄,甜度适中,滋润可口,不粘不腻。
蒸熟的糕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炭烤油炸。
如果暂时吃不完,悬挂在通风处也能够保存很长时间,是居家旅行,走亲访友必备之佳品。
第59章 吹梦到西洲
邱五爷说到做到, 转头就让人送了一车书过来。但考虑到古文的书写习惯, 一页纸上的字数往往只有一两百字,也就没那么吓人了。
唐一彦送来的只有一箱, 但估计是想着周敏抄书的工程量不小,所以额外又送了一些笔墨纸砚, 其中光是纸就单独装了一箱。虽然是最普通的竹纸,但也的确很有心了。
于是周敏轰轰烈烈的抄书大业就开始了,连带着石头也被抓了壮丁。
不过开始抄书之后,周敏才发现一个非常要命的现实:她的字实在是太丑。
上学的时候课本都是印刷体,就算丑丑的字写在旁边也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这会儿她拿的范本是邱五爷和唐一彦以前抄的书,所以同样是手抄本, 而周敏的毛笔字比水笔写的要丑上一个等级,这对比就有点儿惨烈了。
即便是这样,周敏的字也比石头的要好看些。因为他根本没怎么碰过笔,以前偶尔写字拿的还是烧好的木炭, 姿势都完全不一样。
“依我看, 咱们还是先练练字吧。”周敏合上面前的书,本来想把自己写的这张揉掉,又有些舍不得, 只能提笔将写过的部分抹去, “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平时根本没时间也想不起来练这个。
送过来的书内容很杂,周敏记得之前搬下来的时候看到过有临写的名人碑帖, 当下翻了出来。
所以这天下午,齐老三难得过来小楼一趟,便见宽大的书桌旁边,两人相对而坐,悬腕提笔,正在认认真真的临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