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在布置这个家。馨妍在屋里整理东西,乐之顺之跟着爷爷奶奶一起,把家里里里外外逛了几圈,锁着的门也打开专门让他们看稀罕,熟悉新家的环境。
家里左右邻居,据爹娘说都是不熟悉的陌生姓名,爹爹当年熟悉的街坊邻居,早就不知所踪了,或许已经病逝,或许已经搬家,也或许早就淹没在动乱的洪流里,沧海桑田,能留下名字的又能有几人。住老屋深宅的好处很明显,墙厚顶深,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进去炎热的三伏天,只要过了太阳最烈的正午,屋里清幽凉快。
就算是最热的中午,在外间的地上撒些沁凉的井水,再铺上大草席,两个小家伙能一点燥意都没的安稳午睡。等乐之顺之习惯了两天新家的环境,凤天幸老两口,就带着馨妍母子三个,连着十来天时间把京都的名景点逛了个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历史总有重合,历朝帝王居住过的紫禁城,建筑鸟瞰图和庄鸿的气派,都跟馨妍前世所见在相差无几。
在新家住了一个多月,这天馨妍跟着凤天幸一起,去朱老领导家惯诊,馨妍养生的本事比爹爹强,尤其是爹爹说可以经过老领导的手,给远赴边境的孙建国寄信和东西过去。这个消息对馨妍而言,简直就是意外惊喜。要知道京都是一国之都,衣食住行都不是一般城市可以比的,除了几瓶卤rou和豆酱辣酱外,药材充足下馨妍也做了不少的药丸。
药丸的种类很多,分门别类的单独用防潮的塑料瓶装着,有补血补气的药丸,有清热解毒的药丸,止血消炎的伤药。因为花了一百多块钱,买到了一只好参,馨妍用了一半的参做了养生丸,再三信里嘱咐他要贴身收好,三日一颗,等吃完了她在给他寄。要不是养生丸的药放久了会挥发了药效,整棵参她都想做成养生丸给他寄过去。
馨妍跟着爹爹到了朱家,在爹爹的介绍下同老领导打了招呼,馨妍见爹爹神态算得上亲近,明白跟这位老领导相处得宜。放下了提来的行李袋,跟着爹爹一起稍坐了片刻。等爹爹按例给号了脉之后,让馨妍过来也号脉看看,能不能配出合适的养生补药。当然人年纪大了,喝药汤太过害胃口,药膳的话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