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玉安忙着研究院,宝珠忙着加盖教学楼,何耀宗忙着下乡,王发财和彪哥的生意也谈妥了,这一年每个人都很忙,好像在眨眼之间,就到了1995年,对宋玉安来说,这绝对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他有一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一定要在今年办。
第163章
年前年后,夏市的居民们忙得热火朝天。
农村里村村寨寨的建造大棚,材料一车一车的往各个村子运送。因为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贷款,所以材料是政府统一发放的,宋玉安再次做了回好人,派了明珠集团的车子,直接从厂家购买了拉过去,既便宜,还省了运费。
但是这种福利仅限于今年第一批建造大棚的农民,那些以后看别人挣了钱加入的,可是什么都要自己去弄了。
腊月里,人们除了如往年一般,要准备年货,打扫除尘以为,又多了一项绝对不能忘记的事情,去明珠研究所设立在各个县的蔬菜苗圃基地登记自家的大棚数量,想要种植的蔬菜。
这可是大事,眼看着大棚再过半个月就能完工了,等水管滴带一装好,那就可以下苗了啊。这一个个大棚可不便宜,虽说是贷款,可这饥荒还不是得自己还上,所以啊,早一天完工就早一天种植。
居民们登记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程铭他们可就忙了,研究院那边就派了一个指导的实习生过来,这干活的事情还得他自己去请工人。
好在腊月里头没什么伙计,村里建了大棚的乡亲们对这件事也很在意,所以程铭一吆喝,就请到了许多村民过来帮忙。
这蔬菜是自己家里要种的,所以哪怕是给程铭打工,村民们也小心翼翼的侍弄,别到时候苗不好,苗不够,那坑到的还不是自己么!
也是基于这个考虑,像黄毛那些没有建造大棚的人家,程铭一家都没有请。
现在正是寒假,程羽和程爷爷也来帮忙,忙忙碌碌的,才终于在年前忙完了。
明珠镇这边,育苗是在刘家育的,刘宝柱本来就是村官,这事交给他也没人多话,不过他们培育的品种可是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镇上搞旅游呢,还种了那么多果树,这土地金贵得很,一家两个大棚可不能就种植那些菜市场里都很常见的蔬菜,用宋玉安得话来说,能来旅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