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日怠慢过早朝,也没有大肆提拔玉昭仪的父兄——甚至算是不闻不问的,曲平还辞了官——众人简直要觉得这又是一个王贵妃,必须清君侧了。
当然,章和帝对权力的掌控比先帝强了不知多少,才是决定因素。
这一脉其实没有上位的可能,但是只要章和帝在一天,姜家的兵权在一天,就无人敢轻视。而且,如果章和帝活得久些,即使新帝继位,这一脉也已经站稳脚,会成为一大制衡力量。
御驾内,着湖蓝简朴棉裙的青青正在纳鞋底儿,章和帝躺在她膝上,闻着模模糊糊却莫名让人铭记的香味,随着摇摇晃晃的马车昏昏欲睡。任儿小包子还不到两个月大,缩在襁褓里小小一团,现在正在章和帝怀里睡得香甜。
这“一家三口”温馨的样子看得程元珍心头发紧。
旁人只觉得章和帝虽然宠爱玉昭仪,却还是很有分寸,在政事上还是英明神武的。却不知道,那只是这位不声不响的玉昭仪故意表现得不爱名利,多次反对章和帝提拔自己父兄。即使自家父亲赋闲在家,又新研制出了足以封爵的新农具,也以“父亲于杂物上有天赋,但是不同政事,不适合官场”的缘由,给自己继姐夫家求了皇商的资格,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权贵。元珍看那曲平,明明是个汲汲营营的性子,却真的赞同自己女儿的意见,在章和帝面前哭诉自己无用,不敢做高官照拂女儿,实在枉为人父,弄得章和帝感慨不已。
程元珍不知道这位玉昭仪是太笨还是太聪明,救过他无数次的直觉却叫嚣着——这位玉昭仪,心大着呢!后宫前庭,谁都没想到这个小女人怕是……只是,想着她每次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想着自家唯一的男嗣传来的消息,自认忠心无比的元珍压下所有猜想,从不在章和帝面前提及。
而且,章和帝有多喜爱曲青青,恐怕他自己都没有元珍看得明白。
已经,太过了些。
老尚宫看程元珍低着头不知想些什么,奇怪地瞪了他一眼,觉得面对这么懂礼规矩的昭仪娘娘,这老太监却常常怠慢,实在要不得。别人骂娘娘狐媚,他们这些近身伺候的还不知道么?这位昭仪娘娘,怕是比淑妃、贤妃当年还要端庄自持,在皇上面前从不说别人的是非,从不做上不得台面的事,从不使下作手段。身为出身极好的女人,尚宫、尚仪等皇帝身边伺候惯了的人,开始也看不上这小门小户的昭仪,后来却是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