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顾朝晖将雕刻技法的书从头开始仔细翻阅,翻了整整半本之后,终于让他有了一个相对满意的发现。
这是一个黄杨木狮耳簋式炉的详细制作过程讲解。
其实簋式炉并不少见,而且历史久远,但在现代以前,这种器皿多为瓷质,或者青铜打造,作为一种礼器使用,一般在古代,只有颇有地位的文人墨客或者官宦之家才会用到这种东西。
到了现代,因此瓷器已经从工艺品转为实用器具,而青铜煅烧更加少见,所以这种簋式炉也会用木料进行加工,但其礼器的作用已经被大大削弱,多是做装饰用,放于书案或者博古架上,供人赏玩。
当然也有文人sao客比较讲究,会将这种木制器皿还原到他最原始的用途,也就是把它用作盛放食物的器具。
当然,人们不可能用来放煮熟的rou或者菜,而是会用木制的簋式炉盛放茶叶或者香料。
茶香或者自然香料的味道混合上木材自然清新的原始沁香,传递出了一番别致的闲情雅趣,因此相比瓷质或青铜质地,现代木质簋式炉更为文人所喜。
如果能够做成这款簋式炉,不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更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就是艺术性,那么其附加值便比做那些单纯的实用器要高的多,受众也更广。
去古董店里淘宝的客人,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欣赏那种繁杂的木雕,但这款簋式炉,其外形讨喜,黄杨木特有的暖色也会更能吸引普通玩家的眼光。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内行人则可能会因为其难得的手工技法而感兴趣,毕竟依靠手工削磨出浑圆饱满的形状,是相当难得的,稍有不足便难以成型。
而且老板送他的这块木料不大,如果雕成一个工艺繁杂的东西,显得微妙过于小家子气,但这个簋式炉是个整件,大小刚好与这块木料相合,可以想象做出来之后必定美观大气。
其实这些原因都是排在其次的,对于顾朝晖来说,之所以选定这个簋式炉作为第一次尝试,最关键的还是其制作工艺比单纯的艺术性的木雕作品要简单,这款簋式炉的制作技法对于他说,并不复杂,在他可以驾驭的范围之内。
不过这只是对于他而言,毕竟他有异能加持,如果换成普通的初学者,这款狮耳簋式炉的制作技法还是相当困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