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过来的老刑警,他当年也少不了在舞厅里揪着人问话的经历,听着柳景辉的话,虽然感觉到了刺痛,还是点头道:“往前放两年也是应该的。不过,15年前的或者17年前,我印象里,宁台没有这样的案子。”
柳景辉:“清河市呢?”
黄强民:“应该也没有。不过也要问一下,那时候到市里都没高速,别的县里有没有的,我也不是很确定。”
柳景辉见黄强民用“活化石”般的经历抵消了一部分攻势,于是加了一点压力,道:“如果是刑满释放人员呢?”
黄强民眉头微皱:“我在宁台县30年了,我没这方面的印象,特别是他这个结绳的手法,如果有类似的,肯定有印象。再说,如果是再15年前收监的,别的不说,那时候,宁台县哪里有出租车这种东西。”“他的结绳手法,跟长枪兵的手法有点像。”柳景辉道。
黄强民“嗯”的一声,道:“也不能说明什么,每年那么多人退役,身边人也可以学。”
柳景辉试探出来黄强民是不愿意将时间线拉的太长,但还是尝试着再往里怼了一步,道:“其实,就算考虑刑满释放人员的问题,单纯看看卷宗,找一下相似的犯罪模式,结绳手法什么的,也花不了什么时间,就当是普通的串并案。”
“那要再考虑流窜犯的话,怎么算。”黄强民知道柳景辉的目标,此时给他卡住了。
柳景辉推了一下,发现推不动,干脆就给黄强民挠痒痒:“那要不要算呢?相信凶手只在宁台犯案,或者只在宁台县和安湾市犯案,后续就销声匿迹了?”
“哎…这样就没法做了。”黄强民叹口气。在刑事案件中,流窜作案是非常难处理的。哪怕是追逃,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追的。或者就是像经济案件那样,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受害者和嫌疑人,调查取证跑的地方虽多,总归是有的放矢。
刑事案件如果只在侦查层面,就要满世界的飞,这个调查难度就太高了。主要是跑的很多地方可能是没成果的,纯白跑,跑的地方多了,别说经费了,领导首先就无法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