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活着、麻木地活着,她更愿意自己自由而又轰轰烈烈地死去。
她其实,从来就没有融入这个世界过。
哪怕她现在有钱有粮了,但有时候,看着外面的那些人,她的心里是悲哀的。倒不是她有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境界,而是,看遍周围,也找不到共鸣者的悲哀。
这一晚,她真的是颓丧透了!
妈的,这cao蛋的!
第42章
蒲苇从杨大卫那里搞来了布料和棉花, 让蒲萍领着几个meimei一起做, 尽快把各自的棉服给做出来。
这时代的大部分女子都是手巧的, 衣服基本上是自家自己做。把这事交给蒲萍,蒲苇是很放心的。
至于她,哦, 衣服若是哪里裂了口子,她自己拿针补补还能凑合, 但做衣服什么的, 还是别太难为她了。
蒲家的孩子们看到这是要做新衣服了,还是棉服,
个个兴奋不已。明明蒲苇告诉过他们很多次,肯定这衣服就是给他们做的,可他们还是反复再三地问了再问。大概这样的对待,是他们长这么大,都不敢想的吧。
孩子们也是因此越发认定了自己的大姐是能耐人,一天天可听话了,也努力地要向她学习。早上她在外头练武的时候, 屁股后头,自然就又多了蒲家的几个孩子。
衣服做好的速度是很快的, 因为这会儿全部都是朴素至极的统一样式,所以做起来也就简单。只有一点,按照蒲苇的吩咐,要显得低调,所以好好的灰布料上,
非得打上一个又一个的补丁,为了显示出陈旧,这让孩子们心疼的啊。
可大姐说得对。看到他们穿得这么好,万一被人盯上怎么办?闹出事来就更糟糕了。
等他们齐齐有了各自的棉服,可以开心地在风中乱跑了,蒲苇没有松口气,又从杨大卫那里搞来了一袋黄豆和一袋绿豆。
她得给自家meimei弄个营生。家里老爹老娘挣不来工分,也就蒲萍能当半个大人使,加上底下孩子偶尔帮忙,蹭个一两分的工分,根本就不够使,基本是每年都得管大队买粮。
入不敷出,是这个家的现状。再不想办法改善,等家里耗光了把她嫁出去得来的彩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