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好的契机,早在关蘅与武术大会合作,将基础剑法推广开来的时候,与武术大会做联络的相关政府机构就开始关注到她了,基础剑法的完整度和武力价值也得到了武术大会和古武双方的认可,确实是达到了实战水平,其程度甚至还要超过许多。
而他们也是最近才知道,j省武协已经有两个小年轻人掌握了古武的核心之一——内力,据说指点他们的正是关蘅。得知关蘅居然会教授内功之后,并且不仅是传授了她的兄弟,而是大方地授予了其他人,不只是武协欣喜若狂,就连政府都激动不已,这意味着什么?古武不再是被某一小撮人拿捏在手心里的利器了!
再想想可能会因古武的变革而带来的变化,无论是民间还是军队,那种变化,这样几乎是引起整个社会动荡的变化,让人心中激动来也心生战栗!
若是能将节奏和主动权掌握在国家手中还好,若是不能掌握这种变化,负责相关事项的官方不由倒抽一口凉气,那样的前景实在不敢想象,以武犯禁之事古已有之,国家机关掌握最高武力机关的机制下,能保持机构稳定,但是若是普通人突然掌握了不下于枪支弹药的武力,由此而来的轻狂与试探心态,不受理智约束,这世道怕就大不相同了。
于是,在一番紧急讨论后,大家猛然发现内部就有一个可突破口——赵正荣赵书记,这位可就是他们讨论对象的亲生父亲啊!
就调查结果来说,关蘅与赵家关系不错,虽然赵书记也许是为低调行事未正式将之认回赵家,纳入户下,但是关蘅经常和赵家走动,且和赵慎易与生母云娟关系亲密也是事实。
赵正荣自然能够推演出此后巨大的变动,而若是能够和关蘅达成一致,使这变动成为可控的良性的武术改革,那这个功劳就大了。
世人,尤其是为官之文人,有能够放下现世逐利的诱惑的,却难有人能放下身后万世传名的功德。
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之标准,为天下人所共求。
有大仁爱之贤圣人有德流芳百世,然而古往今来有几人可得此名?多少人热衷于找人立传写书,就是为了一个后人评说,然而除了真的有价值之言,书册万卷,斯人早归于尘土一抔。
年轻的战士渴望上战场立功勋,如他这般跻身政治的弄权人,亦渴望一场翻天覆地的革新,令后人铭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