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并不是排在最后的,后头还有来得晚的, 不肯走一直守着,队伍一气排到了医所外头。
这样的阵势, 俞氏医所门前天天都在摆,村里人早见怪不怪。
以前还抓把瓜子靠树边看热闹, 后来生了商业头脑, 卖水卖小食的摊子支起来, 一天也能赚好几百块。
这一块儿原来荒得抄近路都没人走, 这会儿倒成了村里最热门的地头。
医所后面几座好点的院子,接二连三都被买下了,改建的改建翻修的翻修, 除了没往上加楼层,处处都换了新模样。
病人住下,要吃要住要用,成天有人进进出出,早把这片死气沉沉给搅活了。
周嫂本还想多等段时间,房价跌些再入手,没想到村民蠢蠢欲动,都在议论要不要挨着医所旁边盘间房子,也翻修一下做生意赚钱。
了解到这个信息,周嫂哪还坐得住。
俞晶晶本就把买房子这事交给她盯,一点点变动都是几十上百万的差价。
为了不吃这个亏,周嫂今天一早就去了中介所,看看要是价格合理,就把半月前看好的那三套院子拿下来。
开始买的两套院子,紧挨着医所,俞晶晶上门做手法也方便。
名声越传越大,病人来得多,只要觉得能治俞晶晶单子一划就往下收,很快这两处就容不下了。
医所不大,利润却高,谁都想不到在这上京郊区偏远地界,有这么个金窝窝。
病人收得越多,钱就滚得越快。
买房子钱早就不是问题,付个首付,用这几套院子抵押,只要想买,这一片都可以拿下来慢慢还贷。
太偏的用不上,太烂的收拾起来也麻烦,周嫂挑挑拣拣,最终只定下三套院子。
正好离得近,院墙打通,就能连到一块儿。
面积扩大到标准,医所可以改个名儿叫医堂了,再做得好,连锁办起来,不一定比白锦溪的白氏医堂差。
周嫂眉飞色舞说起往后的规划,俞晶晶听了只是笑笑。
钱够用就好,医堂可以办,但没必要扩得那么大,搞什么连锁。
今后是什么世道,谁也说不好,辛苦折腾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