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活儿其实是小丫鬟做的,但是王mama当然得说成是瑶光动手的。事事亲自做,才显得出她这份孝心啊。
太妃听了果然很高兴,摘了老花镜,叫李嬷嬷帮她戴上抹额,“也就瑶光这孩子能想到的这么些逗人的法儿!还匿名投票呢!”一屋子人都笑起来。
玉版拿了靶镜站在一旁,太妃照了照,满意地摸一摸抹额上的花朵,“难为她了,做得如此精细。”绣球花的一朵花其实不大,几十上百朵簇在一起才簇成一个绣球,抹额上的珠片每一片不过比小米粒略大,颜色不一,紫色由深到浅过渡,做得和真花很像。
玉版赞叹道,“倒像是用‘珠片’做了颜料,画上去的。”
王mama笑道:“玉版姑娘聪明,良娣正是因这心思才想到的这个法子。良娣说了,一则自己于刺绣针线上还是不行,又想孝敬太妃,就偷了个懒,二则,这螺钿珠贝都是清凉明目的,天气渐渐越来越热了,戴着恐怕比绣的还好些。”
李嬷嬷刚才摸着这抹额确实比一般刺绣缀珠子宝石的薄了许多,触手清凉,不由说:“她想得周到。”
玉版也凑趣道:“听王mama说的,要将花钿磨得比纸还薄呢,费的都是水磨工夫,哪里是躲懒呢?”
众人又赞叹一回,都说韩良娣有孝心。
太妃越听越适意,对王mama说,“回去跟你主子讲,我很喜欢。”
王mama喜不自胜,连忙道“是”。
太妃又问王mama瑶光还送了些什么,丫鬟们将礼佛的花笺、扇子等物一一给太妃看了,玉版和绿雪展开那顶“百宝平安帐”,只见诸般法器皆画得仿佛要浮凸而出,上面合着颜色用丝线缀了同色的珠片点缀。
这一屋子人都见惯了丝绣的帐子,这样画在上面又缀了珠片的却是另一种精致。何况珠片这东西本就是个新鲜玩意。
太妃吩咐玉版,“先好生收起来吧,待立了夏就可以挂起来了。”
她又想起瑶光说要再画观音呢,却至今没下文了,就问起来。
王mama忖度,瑶光是极想出去走动走动的,要是她能在太妃这儿讨句话,别看王顺今日得宠,以后也轮不着他了,于是便笑着说:“良娣倒是想的。打了几个样子,我们瞧着都是极好的,她却总说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