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艰辛的。
等与网友们道了别,龙向梅已经累的不想说话了。雕好的万花茶进入下一道工序,前来帮忙的老婆婆与小孩子们也各自回家。龙家院子再一次安静了下来。
远处时不时传来鞭炮的脆响与雁鹅的长鸣, 年味渐渐变得浓郁。大城市的春节,已与平时没太大的区别。那一丝传统的气息,恐怕也只能在穷山僻壤间寻觅踪影。
刺鼻的硝烟弥漫, 原本令人厌恶的味道,在年节的特殊时间里,与幼时的回忆勾连,在脑海里呈现出了一幅幅难以忘怀的喜庆画面。张意驰弯腰捡起了不知哪个熊孩子落在地上的小鞭炮,从兜里摸出打火机,点燃引线,快速的扔在了栏杆边。
“啪!”小小的鞭炮不意外的炸响。从成串的鞭炮上拆下来的炮仗威力很小,是六七岁的男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
张意驰小的时候,住的那条街并不富裕。很多孩子买不起烟花炮竹,就守在别人家门口。等着拜年的人放完了炮,他们就在纸屑堆里寻找着没点着的小鞭炮。可巧的是,那时候鞭炮的质量也不好,一串下来总是熄火,也总是会残留很多漏网之鱼,铸就了孩子们最单纯的快乐与童年。
但这个游戏,与张意驰无关。他从小性格腼腆,乖巧的像小姑娘,每每想去捡鞭炮,都打不过那些调皮的男孩子。于是过年前,外公采购鞭炮时,总会额外再买一串200响的。200响的鞭炮特别短,但拆下来能有一大堆。
一开始他不敢放鞭炮,怕炸到自己的手。于是外公坐在院门口,把他搂在怀里,点燃一根线香,手把手的教他怎么点,怎么扔。
噼啪作响的鞭炮,与他咯咯的笑声定格在了多年前的岁月里,像一张老旧的照片,可以记录,却无法重复。
村里的晚饭都吃的早,下午四点,许多人家的屋顶已有了炊烟。熟悉的炝锅的味道,又一次飘进了鼻腔。龙满妹在院子里摘着白菜,龙向梅已经架起锅,做起了今天的晚餐。
切片的卤豆腐落进铁锅,传出了特别的香味。卤味是常见的美食,但龙向梅拿出来的卤豆腐,与他往日看见的完全不同。深褐色的豆腐缩成了不规则的形状,比常见的干豆腐还要干燥的多。
“武冈卤豆腐。”龙向梅见张意驰好奇,笑着解释道,“制作工艺独树一帜,口感与普通卤豆腐截然不同。”
张意驰笑问:“有这么特别吗?”
“有。”龙向梅肯定的答,“我的同学也带过他们的卤豆腐,但口味跟这边的完全不一样。你地理学的好,应该知道,邵阳整个地区都不富裕。但武冈比较特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