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区厂的矛盾,主要是一区和三区牵扯不断,二区在其中主要起到调解的作用。
这个方有德怕是在京市呆惯了,行为做事都很小心谨慎,所以不接受任何礼。只说周燕有心,回家等信儿,名单筛选过后会贴在在厂门口公布,到时候她去看就成,工厂是不会挨家挨户的通知的。
周燕隐隐觉得自己没做白功夫,虽然烟没有收。但她初次筛选肯定是通过了的,不然方有德何必提醒她去看公告呢。
也就在这个时候,周燕才知道,吕大成的meimei,吕文静也报名参加了钢铁厂的会计考试。
吕文静如周燕所料,刚读完高一,就遇上饥/荒,饥荒过去后,高中虽然恢复上学,但是却没了高考。
如今吕文静高中毕业闲置在家,本来是准备等政府单位给她分配工作的。因为这年头高中大学毕业的人,都是拿着毕业证直接等分配。
可今年不知道怎么搞的,说是要全面支持下乡务农政策,所有高中大学毕业的人,都没分配到工作,只让闲赋在家,等政府消息。
她娘刘秋菊不知道从哪打听到,初高中大学生要被强制下乡的消息,担心她下乡吃苦,前段时间给她张罗了一个对象,让她尽快结婚,以免被强制下乡。
两家刚订完亲,就听闻钢铁厂要会计的消息,吕文静就决定去钢铁厂试一试。
本来她高中毕业,就算国家不分配工作,她也可以自己找工作。不过她眼界较高,觉得自己是高中毕业,不同于那些初中小学毕业的,不屑于进厂上班。想进机关单位,干那坐办公桌的轻松活计。
可这个年代没有考公务员一说,所有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都经过严格审核,一般人没点门路是进不去的。
吕文静连碰几次壁,心灰意冷的退而求其次,想去大厂的厂委或者工会上班,再不济,去车间当宣传员,总会有合适她的。
无奈她未婚夫杨集不同意,觉得吕文静年纪不小了,又定了亲,就该定下心来安心待嫁。等生完孩子,孩子带到四五岁能独自忙活了,再出来上班也不迟。
吕文静想想也是如此,她未婚夫又是钢铁厂的技术工,每个月可领三十八块钱的工资粮票,她每月可以去街道领二十一斤粮票。结婚以后撑上四五年也没啥问题。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