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体系被否了,其他杂七杂八的体系也被否了,因为在当时有且仅有练气体系能够达到天梯十重,于是造化宫崛起了,练气体系也因此走入千家万户。
王不易在王家的地位不高不低,可惜他的天赋实在不争气。在全家族都投入到练气体系的时代,他的第一选择也只会是练气功法,然而,事实证明他不是练气的好料子。他不是悟性不够,耐性不足,相反,他脑袋瓜转得够快,常常能够举一反三,遇事有耐心又能坚定信念,偏偏他在引气入体这一步骤,浪费了无数光阴。
王家虽然不缺资源,但是也不会任性地“浪费”资源,在发现王不易天赋极差,堆了无数资源也只是勉强筑基后,他们放弃了他,这对于一个世家而言,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王不易也没说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话,因为当时的他已经不年轻了,放在凡人堆里,完全可以当个曾曾曾祖父。所以,在被王家放弃后,他遵从王家的安排,到偏远的地方当个小小的执事,回报王家这些年的栽培。
说实话,修行之路完全不止练气一条,虽然当时看上去只有这条路能够走通,可是死脑筋地撞了南墙不回头,就是自己智商有问题了。王不易的智商没有问题,在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做一名练气士之后,他便寻找适合他的道路。
造化弄人的是,除了武道体系和咒术体系,其他道路与练气体系都有冲突,除非他废除自己的练气修为,否则无法修炼其他。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他强行废除自己的修为——虽然不高,对自身是有损害的,他无法肯定其他修炼方式真的适合他,若是同样不成,那么如此一次次废除下去,他十条命都不够用!因此,他开始开展各种研究实验,这段经历,成为后来他与玄元祖师结缘的基础。
花了许多年,王不易并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的修炼方式,但他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终于找到了自己修炼困难的问题所在。
放到造化石碑大行于世的时期,作为天门道君的守知圣人,怕是顶多只有二或三的天赋刻度,只比无法修炼的凡人好上一点,连筑基都成问题。他是经脉堵塞——不论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而就,体质又不是那种对天地元气敏感、容易储存的类型,于是他就悲剧。
元明大世界里的练气体系太吃资质了。不同于别的小说“世界”,资质啊根骨啊之类的东西好不好都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