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虽说按着官职来说,他身为贾赦的上峰,就员外郎这品级,他直接管人叫“小贾”都没事,但是贾赦身上不仅还有爵位,而且吧,他还是那谁谁。
有些事情,长眼睛的都隐约看得出一二端倪来了。
可说来也不太关他们的事。
皇帝只要是明君,为国为民的,还真轮不到他们这些臣子手长往后院伸。
再说了,就贾赦这身家背景,除了是男的有点挑战世俗外,其他还堪称最佳后位人选。贾家余荫不说了,贾珍也是沉稳下来,训练的洋、枪队有模有样的。荣宁两府虽说子嗣单薄些,可那两根苗苗也是成器的,自己考进了儒家学院。不提子嗣出息,光现实点—谈钱!贾家还能自己往国库塞银子呢。
贾家这些年跟内务府合作,由京城开始往周边扩散,给乞丐流民培养一技之长,学厨师学泥瓦匠学打猎之类,就算有些残疾的,也尽可能鼓励人自立奋斗……
这事的确利国利民,可这一笔钱要是由朝廷支出,得六部闹翻天,也就贾家昔年“狗屎运”走得好,叔侄两投资了牛继宗。这每年的分红能堆积成山,当然也亏得叔侄两金山银山堆里长大,一口气挥洒银子出去干这些“十年内绝对赔本的买卖”也没眨眼一下。
聊完了天,谈完心,贾赦又依旧盯梢去了。
户部上下倒是和睦,就算有心走些潜规则换些陈米,发些小财,但一来刑部大理寺联合监督,二来此举还会遭内部排挤,三来也有一笔格外“红包”了,倒是个个止了心,运出去赈灾的米粮没缺斤少两,皆是上等的。
崔宇派送去灾区的队伍也是精挑细选的,其中前往最严重的山东一支还直接让贾珍领头。贾赦作为户部的监督员,也随行了。
朝臣对贾珍作为钦差也没意见。山东旱情若着实严重,这贾家两金娃娃还能自掏腰包,尤其是灾后还有重建工作,有武清县的蹴鞠山庄,广平府的蔷薇观为例,不说带飞当地经济,但是恢复当地经济,这两还是砸得起银子的。
贾珍作为钦差,跟山东巡抚交接了一二,直言政务他不管,交给了贾赦负责,他自己毛遂自荐领了巡逻各处施粥棚的任务。施粥发放粮食这活他有经验,打小就在干,哪怕他只动动嘴皮子为多,可偶尔也需要他这个族长亲自拿勺子或者发放一下米袋的,里面的猫腻他哪怕傻子,这么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