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这边疆的镇边军,还从来没有军饷迟到和军饷被可克扣的事情发生。谁敢克扣或者拖延镇边军的军饷呢?武伯侯既是有爵位的侯爷,也是镇边大将军,深受皇帝信任,在朝中素有威望,可偏偏,在武伯侯仓促间携子回边关后,这样的事情却发生了。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讯号。在皇帝老态愈显,太子能力平庸的时候,武伯侯失宠了。
魏康裕能猜得到这其中的风云变幻。在这之前,家中对他的培养路线可不是如此,原本是想让他在禁卫军中磨练两年,待他成年后再前往边关,那时候他年纪正好,能力更加成熟,能压住实力至上的军队老油子。只是这条规划的路线还没起个头呢,就已经破灭了。
局势越发紧张,可武伯侯从来不肯向魏康裕透露一二,只着手培养他的统率领导能力,教他如何行军打仗,教他如何把兵书上的内容运用到实际,却不肯告诉他朝廷上皇帝对镇边军的压制。魏康裕对此只是嗤之一笑,年轻而野心勃勃的身体里,藏着一颗对保守又无味忠诚父亲嘲笑的心。
儿子的第一位英雄都是父亲,可在魏康裕的童年中,武伯侯从来是缺席的,梦娘也很少对魏康裕谈起父亲的英雄事迹,景言的存在又占据了他的大部分心神。他确实承认自己的父亲很强。但是这种承认下隐藏着却是不服输,而不是仰慕和敬佩。他觉得,朝堂对魏家的针对已经明朗朗地摆着了,父亲又何必在他面前粉饰太平,说些什么朝堂财政出问题的假话呢?
他并不能理解父亲羞于提起的话,似乎失宠于皇帝,只能证明本身的不堪。那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还存有一份理想主义情怀,虽然已经做好了一切打算,却仍然不愿意把儿子牵扯其中。
魏康裕不知道那些。他只知道,除了刚来时还收到梦娘的信后,之后再无通信,他还知道,侯府里豢养的日行千里的奇兽,不再两地赶路。他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忧虑,对武伯侯府,对自己。但是在这份忧虑下,他还有一种必须要隐藏地亢奋感,他必须要遮掩住自己的情绪,才不会大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