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没给自己留。
单凭那些首饰的珍贵程度,放在后世都得价值千万以上,曾尛是识货的,长辈赐给她的,她推辞不掉,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她们。
她很庆幸,她这辈子不需要经历婆媳不和的问题,因为不管是奶奶还是婆婆都很通情达理,平时对他们的生活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至于家庭习惯上,刚开始不适应肯定是有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大家都已经能够适应了。
比如老人的饭菜要清淡,要炒的软烂一点,简楚不吃辣,家里的饭菜就不放辣椒,偶尔自己想吃的话,曾尛会自己给自己炒一盘。
rou菜是平均两三天吃一次,可以是大rou牛rou羊rou或者鱼,平时早饭喝豆浆吃鸡蛋(家里有小磨盘,可以现磨)要补充起码的蛋白质,当然豆浆只是偶尔,米粥经常,因为老人喜欢喝粥,这是中国人传统习惯,晌午和晚上一般都是吃粗粮,三顿饭里只吃一顿细粮,还是在最重要的早上,曾尛这么安排的,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其实这个年代的饭菜不需要刻意控制都能达到清淡的要求,毕竟条件在这儿搁着呢!
最苦的三年已经过去,可华国到底处于一个元气大伤的阶段,所以举国上下仍然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曾尛的工资如今已经达到了36元每个月,简楚的工资虽然也是三十六,可是有其他出勤奖励,所以平均每个月下来能达到一二百没问题,这都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殊津贴,他们拿的理所当然。
七十年代初,夫妻俩的工资就能超过二百元,在这个年代真的算是高收入家庭了。
加上婆婆和奶奶一直不管他们的收入,家里有一个专门放钱的地方,俩人出去买菜的话都会从那儿支取钱,避免了找曾尛要的尴尬场面,他们夫妻俩每个月会往里面放二三十块钱,基本上曾尛的工资全在里面了,但是放是放了,可一个月一般十块钱就够了。
好的东西他们也买不回来,大多数都是曾尛从空间拎出来的,比如rou啊,鸡蛋啊,什么的,一直都是她能买得到。
对于这个情况,简楚早就已经习惯了,可是婆婆和奶奶还是觉得匪夷所思,他们天天天不亮就去排队,都没买到,儿媳妇五六点下班回家居然能买得到,也得亏有黑市这么个地方可以让她找理由,要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