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的米汤,他回忆起了每次去学堂弟弟们眼巴巴的眼神以及兄长背上满满当当的东西,他脑海之中更是清晰的浮现了jiejie嫁人时脸上眼中的麻木哀伤以及父母脸上欢愉的笑容……
当这一切清晰可见的往事被他以语言亲自重新讲述出来的时候,他才突然发现,原来他曾经以为的自己辛苦读书自己才高八斗,甚至自己辛苦夜行去赶考都是建立在什么之上?!
第61章
面对突然请辞的高秀才, 听完了故事已经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胤禛同意了。
听完了故事,胤禛觉得福晋说他‘何不食rou糜?’是对的——承认这个事实其实并不难, 高秀才举一家之力,选出读书能力最好的一个人, 培养了十几年,才培养出了一个秀才, 最终步入了读书人的行列, 而这个读书人也只敢说他读完了四书五经, 而按照高秀才的说法, 他们整个庄子也就他一个人考上了秀才,这样看来,他的想法确实不怎么切合实际。
只是这样的事实摆出来,又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让他这个皇子有些伤心罢了。
苏莹来到澳门之后,最开始的几天没什么事, 在她把属于四阿哥胤禛的船上的货物交给船队两方卖掉, 李三姑娘随即拜访, 并出现在苏莹身后之后,拜访她这个大小姐的瞬间多了好几倍。
王长老有个孙子王南在苏莹身边,倒还算是悠哉,其它没和苏莹有牵连的就急的冒火了。
在王长老看来, 他们靠上苏莹,实际上看中的是她身后的四皇子,而按照老太太的做派, 他们一直以为苏莹这个接任者也应该是和老太太一样远在京城做一个受益者——不用cao劳不用费心的,每年还有银子可以坐享其成,王长老觉得,他们只是借一块牌子用用,对这个老太太捧着长大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大小姐来说应该是个好买卖。
王长老唯一没想到的是,大小姐南下了,不仅南下,还借着几船货强势的介入了他们的势力之中,而他,无力阻拦。
银子,对大小姐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对他们这群人,却是一定管用的。
王长老觉得这位大小姐最高明的地方在于,散沙一片的海商那边她直接拿下公认最会赚钱的李三姑娘。
而对于他们这边的,她完全没有按照套路拿下他这个带头人,而是一个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