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冻了,到时候土地都冻住了,哪里还挖得了壕沟?”多尔衮突然说,“除非你现在就能动手,就算现在你就能动手,就算他们顶不住,海上也没有结冰,他们大可以上船直接跑了。这样他们也死不了多少人。”
阿济格听了,冷笑道:“还想抓住人家的人?能把这个钉子拔掉,把人家赶回去,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你以为郑家军是那么好打的?”
说完这话,他又转过头去对黄台吉道:“皇上,臣弟觉得,拔掉这个钉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个钉子不重新钉回来。我军这次就算把敌军赶下海了,但是却不可能真正给他们多大的杀伤,他们只怕瞅着个空隙,就又杀回来了。我满洲人少,和他这样消耗下去,可不是好事情。”
黄台吉听了,点了点头道:“十二弟,你说的也是朕一直在想的。郑家在海上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若是这一战我们能把他们赶下海去,我就打算立刻向明廷求和。朕可以和明廷约为兄弟之邦,甚至是……甚至是去帝号,为属国,只要能保住这份基业……”说到这里,他又长长的叹了口气。
“皇上?”黄台吉的话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黄台吉又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们以为朕想要这样?只是如今我大清处境的确堪忧。明廷的内乱已经渐渐平息了,李闯已经死了,张献忠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我大清如今也难以再如以前那样入关调动明军。”说到这里,他又转头看了阿济各和多尔衮一眼。接着又道:“明国内乱渐平息,我国以一隅之力与之相抗,损耗起来,却是受不了的。如今郑家权倾朝野,怕是要行那cao莽之事。就算他没这打算,明廷中的那些人,又怎能不担心这些?如今他们谁愿意看到郑家再立下不世之功?如今郑芝龙已经封王了,听说这次灭了李闯,明廷又要将他的郡王升格成亲王,若是再让他们家立个什么功,下一步是不是该加九锡了呢?只要我们流露出愿意接受招安的意思,这些人只怕就会站出来支持招安,顺便抢抢功劳。”
说到这里,黄台吉又苦笑了一下,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这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能打得过郑家军。若是能缓出一段时间来,我们就要抓紧时间,强化海防。同时学习郑家军的各种技能。朕觉得,我诸申勇士无论是勇气,还是战力都是要超过那些尼堪的,哪怕是郑家的尼堪。只是郑家的兵甲在我诸申勇士之上。若是我大清也学到了这些本事,郑家军,又何足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