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道:“太后娘娘息怒,谢使君一时迷了心窍,眼里容不下别的女子。再过段时日,他定会发现长乐郡主胜出元氏千倍百倍。”
李太后冷笑,“要不是眼下凉州又起了战事,需调用他手中这支兵马,本宫才不给他这个脸。”
这番话不过是自顾自圆场而已,冯氏心知肚明,李太后对谢晗一直存着几分敬畏。
先帝驾崩,两位藩王暗中伺机而动,她不过一介深宫妇人,如果没有谢晗扶持,她那个草包儿子绝无可能坐上帝位。
冯氏只好与小宫女们一道跪着请罪,不再出声。
回到元瑶的住处,屋里空无一人,她大约是又去探望音笙了。
谢晗自怀中取出经文,洒金宣纸上,字字铁钩银画,遒劲苍逸,与他记忆中的清丽的簪花小楷截然不同。
这时,忽传开推门声,谢晗收回纷乱的思绪,应声望去。
元瑶立在门口,冲他笑了一笑,“谢使君,你回来了呀。”
说着,朝里走来,便看到了谢晗手中的经文,她不免微有些惊讶,“你去帮我拿回经文了吗?”
“你的东西,应当由你自己来保管。”谢晗将经文递给她,“若你不想要,就一把火烧了,切记万万不可便宜了别人。”
“谢谢你。”元瑶莞尔,“我方才去探望音笙,她说她恢复得差不多了,再过几日,就能回到我身边。”
想了想,又道:“昨天夜里的事,实在突然,长乐郡主那边……”
李太后有意撮合他与赵清芷,奈何他不领情,将赵清芷晾在屋里,径自拂了她与李太后的面子。
这会儿,赵清芷也许又羞又恼。
谢晗却云淡风轻地道:“此事,你无需担心。”
元瑶本就与这位郡主无什么交情,也不想为她的事cao心,见谢晗这样说,便稍稍放心了些。
总归是李太后那头闹出来的幺蛾子,与她又有什么干系。
不知谢晗与赵清芷说了什么,之后一路,赵清芷没有再与她同乘,而是去了李太后身边侍奉。
又过几天,音笙回到她身边继续当差。
突厥袭扰凉州,北境战事又起,赵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