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来还有三百三十多平的空间。雪雁也没留包间,全都做成四人桌。两边一边一个长条凳。就农村最常用的那种就行。桌子也都是木板的,最简单的一个板四条腿的长条桌子。一张桌子一米二长,八十公分宽,加上凳子的空间,差不多两米左右。一楼放满能放四十桌,二楼放满能放四十八桌。刚开业,肯定用不了那么些桌子,就先做了五十桌,楼下放了三十旧,楼上放二十桌。想着差不多楼下就够用的。
这会儿还很少有复合板,木桌就是货真价实的木桌。木板都是从大北边林场运过来的,都是整块的木板。桌子腿都是差不多粗细的木头做出来的。凳子算是边角料做的,也都是实打实的木头。也就是这个年代了,再过几十年,想要这样儿的桌子,那才真要花大价钱呢。现在,这么好的桌子,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可也是用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坏的,才十二块钱,就一整套。五十套才六百块钱。对雪雁这种带着后世眼光的人来说,这就跟捡的一样。
锅灶有了,桌椅配上,开业就不差什么了。
胖姐家的店更简单,连灶都不用搭,桌椅板凳全都不用,连货架子都不用,就卖菜嘛,菜往屋里一堆,直接卖就成。因着菜的种类实在是有限,店面却大了五六位,还有二楼,那就得增加品类,除了原来的蔬菜和鸡蛋,米面油也上了。还有山货,干海货,市场搬到公园的几个月里,胖姐最多有一半时间看摊,都是直接扔给家里的姐夫,能卖多少算多少。她是到处跑着找货源,所以,店一到手,人家那货就差不多堆满了。
她家卖米面油了,正好,雪雁都不用再去找供货的了,直接从她家里批就是。用量小的菜也一直就从她家拿就行。
rou是在何家订的,用多少拿多少,一天一结账。原来一直买调料的那家,没买到这边的门市,转到别的地方去干了。就又找了一家姓王的,三十多岁的两夫妻,早年就从县城过来做买卖了,之前也在市场,跟雪雁也是熟的。两口子没啥积蓄,买不起门市,只在里面三排门市最角落的地方租了一个二十几平的小铺面。两口子都是踏实肯干的,雪雁喜欢那样的人,特意到他家订调料,也算是拉巴他们一把。要不然那么偏的地方,买卖得多艰难。
这些个全都订好了,提前两天,雪雁开包饺子,把准备做的一样包一些,把家里人和朋友们叫过来试试味道。
也没搞那么多花样儿,就羊rou茴香馅,芹菜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